癌症病人预感性悲伤反应及产生的影响辛大君,傅静InfluenceofpremonitiongriefreactionofcancerpatientsanditsproductionXinDajun,FuJing(SichuanMedicalUniversity,Sichuan646000China)关键词:悲伤;癌症;特点;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3.005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1C-0273-03悲伤是人们的生活中极其容易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在现实情境中,亲子分离、亲人亡故、学业失败、失业和离婚等因素都可引发悲伤。研究表明,持续的悲伤情绪对人的心理是十分有害的[1],不仅使人感到孤独、失望、无助,甚至会引发抑郁。据统计,癌症病人中约有90%以上存在心理问题,悲伤情绪突出[2]。了解悲伤情绪的特点及其对癌症病人产生的影响,有助于医护人员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悲伤心理干预,减轻癌症病人由于丧失感所引发的消极情绪,使病人安详地离世,与家属无憾地告别。1悲伤的定义悲伤是人在面对失落或丧失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是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的主观感觉[3]。丧失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死亡,另一个是离开。死亡和分离对人的威胁主要来自死亡和分离本身给人带来的悲伤反应[4]。每个癌症病人在临终阶段都会经历预感性悲伤体验,而这种悲伤的症状与病人死亡后家属所经历的悲伤反应一样,包括情绪、社交、精神、生理、认知行为改变等方面[5]。2癌症病人的悲伤反应特征2.1癌症病人悲伤情绪的发生具有普遍性根据库伯勒·罗斯的个人死亡悲哀心理分期理论,癌症病人从诊断癌症开始心理经历了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居丧期和接受期5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每个人所经历的各阶段时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在临终阶段,每个癌症晚期病人都会经历悲伤情绪体验[6]。癌症病人悲伤情绪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CSXL-142009;四川省科技厅研究项目,编号:2015ZR0205。作者简介辛大君,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646000,四川医科大学;傅静(通讯作者)单位:646000,四川医科大学。的发生具有普遍性的特点。2.2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悲伤可由分离、失落和丧失等外部事件所引发。然而,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个体所表现的悲伤反应是不一样的。影响癌症病人悲伤反应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疾病状态、心理因素等方面。在社会因素方面,研究显示,年龄、性别、患病经历及社会支持系统是能够影响癌症病人的悲伤的因素,病人的文化程度对病人悲伤的影响没有差异[7-10];疾病状态方面,包括病人的觉醒状态、癌症种类、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分期、转移与否、治疗方式以及活动情况等;在社会心理因素方面,Periyakoil等[11]在研究焦虑、抑郁与悲伤的关系中发现,病人的焦虑、抑郁的程度与病人的悲伤程度呈正比。因此,由于不同个体的社会因素、疾病状态和心理状况存在差异,同样的事件或情境能否引发悲伤或所引发的悲伤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癌症病人的悲伤反应具有个性化的特征[12]。2.3悲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各学者对悲伤过程的分段各有各的看法,每个人也并非按照固定顺序依次经过这些阶段,但悲伤有阶段性这个论断基本为大家接受。Parks[13]将悲伤划分为麻木期、苦思期、忧伤期、复原期4个阶段。根据Parks理论,正常的悲伤的心理过程是一个适应性的反应,病人从开始的否认不关心到最后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4悲伤有正常和病态之分当正常的悲伤反应持续过久、过强,就有可能变成病态。一般而言,无一定的标准,两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病态的悲伤反应亦称为复杂的悲伤反应、延迟的悲伤反应。有研究发现,部分复杂性悲伤病人表现为悲伤缺乏(面对死亡不会哭泣,整个过程没有丝毫悲伤)、悲伤抑制(持久性压抑悲伤,封锁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