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6期2010年11月肝胆胰外科杂志JournalofHepatopan(’reatobiliarySurgeryV01.22No.6NOV.20lO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进展应江波,李立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浙江杭州310016)·文献综述·[摘要]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溶石、排石、开腹胆总管取石等。随着内镜和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念逐渐被外科医生所接受。目前.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先进技术。现就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54(2010)06—0522-04胆总管结石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在西方国家。月日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0%~40%,且主要为胆囊结石:而在东方闺家,其发病率相对较少.约为2%~6%。主要为胆总管结石【lI。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溶石、排石、开腹胆总管取石等。1974年,德围的Classen[2l及日本的Kawail31分别报道了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991年Jacobs等14I报道J,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这一手术方式。随着内镜和腹腔镜技术的H趋成熟,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念逐渐被外科医生所接受。现就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l传统治疗方法在胆总管结石引入内镜治疗之前,第一例胆总管探查手术是由瑞士外科医生LudwigCourvoisied≈所报道的。之后许多年,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术成r标准治疗方案。如今。传统的胆道外科正面临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巨大挑战,但以其定型的术式和确切的疗效,对那些行微创手术失败的患者仍采用开腹手术,而且,此疗法在基层医院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仍是首选甚至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其配合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残石的发生率。2微创治疗方法使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等微创技术治疗胆石症已成为现代胆道微创治疗的热点。微创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1十二指肠镜技术的临床应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纤维十二指肠镜开始逐步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70年代中期开始则应用于胰月日管疾病的治疗。如今,内镜器械正在不断完善,相J缸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十二指肠镜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越来越突显其藿要地位。收稿日期:2010—05一11作者简介:应汀波(1986一),男,浙江温岭人。本科生。通讯作者:李立波,主任医师,博士,E-mail:lilb@srrsh.corn。2.1.1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ntomy.EST):在19世纪80年代早期。EST作为一种处理胆总管结石的措施而被引入12卸。存此后的几十年中,EST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方法,在处理胆总管结石所致的胆道阻塞方面得到r广泛的认可。适应证排除伞身状况极差者:食管.幽门、十二指肠球部狭窄,十二指肠镜无法通过者:患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性疾病患者,其余均可采用该术式。EST具有相当高的成功率。WojtunS等|6J对483例EST术后的患者进行分析后得出。EST的成功率为95.7%.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最近KajeokaM等m对309名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后表明。EST的成功率为97.4%.早期并发症的发牛率为7.0%,包括急性胰性炎(4.9%),出IllL(1.6%),急性胆囊炎(0.4%);晚期并发症主要是结石的复发,复发率为11.1%。总体卜看,EST对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伞有效的措施。EST术后长期的胆道并发症一般都不是很严莺,并且可以通过内镜或手术加以处理。对于合并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则强烈建议EST后行胆囊切除术,而对于无胆囊结石的患者则没有必要行胆囊切除术。2.1.2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ion.EPBDl:EPBD自1983年开展以来,其较EST更加简单、安全.对乳头括约肌功能影响小.且对胆总管结石取石的成功率也和EST相似。EST的绝大部分指征均适用于EPBD,尤其年轻人和儿童。许多学者对EPBD的效果进行了研究。TsujinoT等㈣对8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