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国际性机构之中,没有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更引人着迷、更引人争论的了。的确,布雷顿森林体系自成立时起就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国际学术界多次掀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讨论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曾为此组织了讨论会。布雷森林体系,“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百尺之虫,死而不僵”,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虽然崩溃了,但其机构仍存,其功能仍在,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分析认为,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缺陷并存。本文试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内在缺陷及其历史作用加以分析,以期对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有所助益。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瓦解由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纪$#年代前期纷纷放弃金本位制,改用不能兑换的纸币流通制度,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各国纸币之间的比率极不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极度混乱。为了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新体系,!%&&年’月在美国召开了有&&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史称“布雷顿森林会议”,会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并据以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名“世界银行”)。会议规定:(!)确定!美元含金量为#()))*’!克纯金,并据此确定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为!盎司黄金+$,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会员国的货币定出含金量,按含金量之比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黄金平价);($)确定市场汇率的波动上下限各为黄金平价的!-,由各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等部门负责维持;(&)各国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按$,美元+!盎司黄金的比价向美国兑取黄金。这就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通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的体系。!%,%年’月"&日基金执行董事会以%#&号决议将汇率波动上下限各扩大为黄金平价的"-。!%’!年!"月!%日订立史密森协议后,美元第一次贬值,!盎司黄金+$)美元,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将汇率波动上下限分别扩大至黄金平价的"(",-,在此幅度内波动的汇率被看成固定汇率,超出幅度的汇率被看成浮动汇率。上述固定汇率制度(!%&&.!%’$年)又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在此制度下的汇率,短期内各国货币之平价是固定的,钉住美元,汇率当然是固定的;长期而言,各会员国当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经基金组织同意,货币之平价可以调整,但平价变动不能超出原始平价的!#-,超过此幅度,须事先征得基金组织同意,故汇率又是可以调整的。!%’$年"月,美元第二次贬值,!盎司黄金+&"(""美元,西欧各国也取消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美元不能兑换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故黄金与各国货币实际已脱钩,各国政府不再规定本币的黄金平价,也不规定汇率波动上下限,中央银行也不负责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市场汇率按外汇供求自行浮动。浮动汇率制的实行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今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与其有效的运行机制分不开的。(一)监督机制。“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01以监督的职能,监督“布雷顿森林协定”各项条款,从而维护国际金融与外汇交易秩序。(二)协商机制。“布雷顿森林协定”赋予/01以磋商的职能,原则上每年都要与各会员国进行一次定期磋商;定期举行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的磋商;当遇到下述情况时2/01总裁还要同该国进行特别磋商:!、某会员国修改汇率政策或汇兑措施;"、执行对其他会员国发生重大影响的政策;$、/01认为某会员国的汇率政策不符合“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指导原则。(三)资源共享机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资源共享的规则,规定各会员国实行资金和信息共享,资金共享以有利于弥补某会员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信息共享以有利于实现各会员国政策的协调。(四)合作机制。当某一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应本着合作的精神,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收稿日期:"##!—#%—!%布雷顿森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