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简介VIP免费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简介_第1页
1/12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简介_第2页
2/12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简介_第3页
3/12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内容简介:本书《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共收论文十篇,分别由心理学者、社会学者、人类学者及经济学者所撰写。这十篇论文在内容上所涉及范围颇广,且各位作者的学科训练背景不同,在探讨价值观问题时采取的立场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本书可谓是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所提出的一套关于价值观问题不同论述方式的“标本”。敏感而用心的读者,可以从各文论述的不同角度与理念,深切体会中国人价值观问题的复杂性,并为进一步研究价值理论,提供堪与探讨的文本。作者简介杨国枢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文崇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光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侯家驹台湾东吴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陈其南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黄光国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张德胜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叶启政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中芳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刘翠溶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部分内容编者按这是一个什么时代?碎片化、庸俗化、功利化,是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中国转型时代的特点?这是一个什么社会?人情冷漠、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价值失范,是否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注解这个社会的许多现象?此其时也,中国人的价值观,这一命题,无所逃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价值观直接左右个人的行为认知,间接影响社会管理乃至国家行为。这是一本包含了海内外社会科学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及教育学等观点分析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专题著作。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沈清松与台湾心理学系教授杨国枢为此著作的出版印行,付出了艰辛努力。本书所收入的10篇论文,在内容上所涉及的范围颇广,而且因作者的学科背景不同,在探讨价值观问题时所采取的立场大有差异,因此,本书可谓是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学者所提出的一套有关价值观问题不同论述方式的“标本”。敏感而用心的读者,可以从各文论述的不同角度与理念,深切体会中国人价值观问题的复杂性。如能同时阅读《中国人的价值观—人文学观点》则更易认识中国人价值观问题的多元性。看完这两本书的读者可能会感叹,关于价值观问题的研究竟有这么多学科的学者有如此之多的话要说,且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成长,价值观建设如影随形,不可偏废。今日之中国,正行走在繁荣与复兴的艰辛道路上。民族的复兴,并不仅仅在于物质的丰足,更在于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内核的建设与形成。期望本书的出版,可为这一民族发展进程,提供堪与深入探讨的文本。台湾社会重利爱财之价值取向的解析叶启政一、前言人有感情,也会思想。感情可以表现在对自己、对其他人、对团体(如乡园、家、国家、学校……)、对事物或对自然上面,而且有一定的心理质素为基础。但是,对人类而言,感情的表现却需要通过思想,使用象征符号加以饰化,并往往借物质来表示,使之具备更为丰富的意义。因此,人类的感情表现是人文化成的,也就是说,必得以具“文化”的姿态呈现出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是人群共享的。一样的感情行为体现称为“文化”的,亦即必然是“社会”的。如此要求象征符号必须是“社会”的,其所具共识性,虽非永恒不变,也非绝对普遍,但却具有相当的恒定性。恒定性指的是:时间上有持续,适用范围有所固定,而且指涉的对象是特定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恒定性乃意味着,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感情和思想包含的内容有着一定的界定,也有一定的方向。表现这样的恒定性最为显著、也最具实际意义的即是所谓的“价值”。由价值引导衍生的一套特定行为模式,即“价值取向”。这可以说是形塑人类行为之恒定性的最主要面相,因此成为了解人类行为模式之走向的最主要标杆。当我们说一个人的行为缺乏目标、散漫、偏离,“价值取向”的恒定样态常是用为判定的主要标准。大体而言,对于单一个体行为模式的恒定性,似乎相对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理出判准的头绪。但是,把它施及一群人身上,则不免会产生诸如是否有共同价值取向或其为何的问题。这些问题牵涉的不只是经验定义与认定设准的问题,而是哲学人类学上的存有命题,处理起来相当棘手,也颇具争议。把这些摆在当前台湾的场域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