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创新中推进课程改革山东省兖州市实验小学尚传设(邮编:272100电话:0537-3597819邮箱:yzsxscs@163.co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而课程改革的过程又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我校以课程改革理念为先导,以创新教育实验为依托,积极实施教育创新工程,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学校实际出发,在继承的基础上,本着“先立后破”“边立边开发”的原则,寻找突破口,着重在创新管理机制、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考试评价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教育创新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以人为本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学校和教师较大的自主权,这对学校管理提出了全面挑战。学校管理正在从教学管理走向课程管理,从常规管理走向师生一起成长、共同发展的管理。关注人,关注人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学校管理的重点。变检查为指导和服务是管理者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破除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重建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运作机制,是保障课改顺利实施的前提。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把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达到身心愉悦,工作舒畅。其目的是实现人的最优化发展,具体来讲,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学校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挖掘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把学校的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2、坚持目标管理、分层管理。学校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放在工作首位,鼓励冒尖,引领发展。引导教师树立职业自豪感,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引导教师确立个人发展计划、阶段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争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积极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级部主任负责制、教研组长负责制、课题组长负责制、全员班主任制、领导包级部循环制。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目标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服务员,学校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入手,探索实行了《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暂行办法》,引导教师尝试做好三件事:第一:确认。明确自己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哪个阶段,是传达知识解释知识的一般教师,还是演示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骨干教师乃至专家型教师;第二:“设计”。在确认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发展计划,可以是短期的,如一年,也可以是中长期的;第三:实施。除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培训外,我们引导教师边实践边学习,特别重视教学经验的积累,并不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在积累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1专业水平。3、实行“开放式管理、个性化教学”。当今时代是一个呼唤主体的时代、张扬个性的时代。人的主体性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无论学习和工作,都会事半功倍。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管的过严,效率不一定高。关键是激发内在的积极性。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常规要求进行修改,采取管理的柔性原理,约束少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就会更大一些。如《关于加强集体集体备课的实施意见》,允许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写简案,减少不必要的作业设置与批改,避免重复和无效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研究和反思。源于教师的经验是,教学思想端正了,理念有了,敬业精神增强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一定会提高。为了鼓励教师创新,学校设立《特殊贡献奖》,对那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不计报酬,创造性开展校本课程、醉心于课改实验、教育科研、以及通过活动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集体进行奖励,营造了自主发展的空间。4、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构建教学、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研究网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学校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