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1.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2.先小后大。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3.先局部后整体。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4学会分段得分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考试时,每一道题都认真思考,能做几步就做几步,对于考生来说就是能做几分是几分,这是考试中最好的策略。8检查后的涂改方式要讲究发现错误后要划掉重新写,忌原地用涂黑的方式改,这会使阅卷老师看不清。如果对现有的题解不满意想重新写,要先写出正确的,再划去错误的。有的同学先把原来写的题解涂抹了,写新题解的时间又不够,本来可能得的分数被自己涂掉了。考试期间遇到这些事,莫慌乱!不管是大型考试还是平时的检测,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突发情况。遇到这些意外情况应该怎么办?为防患于未然,老师家长们应该在考前给孩子讲清楚应急措施,告诉孩子遇事不慌乱,沉重冷静,必要时可以向监考老师寻求帮助。XX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总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2、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3、“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法家理论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的史实是A.建立张楚B.巨鹿之战C.灭亡秦朝D.约法三章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草文字6、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A.B.C.D.7、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8、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A.①②B.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