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型堂进屋!塑生筮箜鲞筮垒翅陈克恢(1898~1988)陈克恢——国际著名药理学家丁光生(《中国药理学报》编辑部,上海200031)·289··刊头专文·编者按陈克恢(K.K.chen)教授是著名药理学家,是中国药理学的先驱者,他以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分离出止喘有效成分麻黄碱而闻名于世。他移居美国,为美国药理学的发展和新药研发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丁光生教授撰写此文,弥补了陈教授生前未能有机会为本刊撰写刊头专文的遗憾。陈克恢,字子振。1898年2月26日生于江苏省青浦县金泽长街(现为上海市青浦区)。他5岁时丧父,由其舅父周寿南教他读书写字,学习四书五经。陈克恢自幼聪明伶俐,深得亲友喜爱。五六岁时家人口授唐诗绝句,过后即能朗朗背诵。长大后更是好学,四书五经一经接触竞能无师自通。lO岁时就读公立金泽金溪小学。中小学时期,每试常名列前茅,被誉为“神童”。因舅父周寿南是中医,陈克恢幼年时常在中药房里读书玩耍,自幼即对中药感兴趣。1916年18岁时,陈克恢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两年后毕业,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插班于药学系三年级,于1920年毕业,获理学士(B.s.)学位。陈克恢去美国时即立志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为了满足他研究中药的愿望,其导师E.1沁mers从中国进口了500磅肉桂,让他在四年级时进行桂皮油的研究。陈克恢以这项研究完成了B.s.论文。其导师用K.K.Chen(未用全名Kokueichen)的署名将这篇论文发表了,导师未署名。因而后来他发表的文章都如此署名,故他以K.K.Chen知名,熟悉他的人都叫他KK。此时他感到还需要较多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知识,因此又进入该校医学院,学了两年医学课程,在1922年获得哲学博士(Ph.D)学位。1923年,因母亲病重回到北京,受聘任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助教,直到1925年。到协和医学院后,他得到系主任cadFredericschmidt教授的支持,继续进行中药研究。他得知麻黄有治疗哮喘的作用,在短短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ephe“ne),此后夜以继日工作,仅用了6个月就获得不少药理成果,在美国实验生物学与医学学会北京分会上做了初步报告。他发现给麻醉犬或毁脊髓猫静脉注射麻黄碱1—5mg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特别是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能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不同的是口服麻黄碱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陈克恢与schmidt教授于1924年首次发表了关于麻黄碱研究的论文。文中指出,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生理作用与肾上腺素类似且较持久,其效能完全与交感神经兴奋剂相同。论文发表后引起轰动。至此,麻黄碱一跃成为国际瞩目的一个拟交感神经新药。陈克恢于1925年再次去美国,在威斯康辛大学学完了第三年的医学课程后,1926年转到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知名药理学教授JohnJ.Abel的实验室任助教,继续深入开展麻黄研究,同时在该校医院临床实习。JohnJ.Abel教授在1909年创办JoumalofPh锄acologyandExperimen“111erapeutics(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人称他为“美国药理学之父”。陈克恢1927年获医学博士(M.D.)学位,并晋升为副教授。万方数据在此期间,他第一次与凌叔浩共同署名发表文章。1929年,陈克恢与凌叔浩女士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凌叔浩,原籍广东,1925年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1929年获westemResenre大学M.D.学位。陈克恢1929年应邀担任美国EliIJillyCo.(礼来药厂)药理研究部主任,1937年起兼任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他1963年从礼来药厂退休,1968年从印地安那大学退休。陈克恢单独或领衔发表有关麻黄和麻黄碱的论文达10余篇。各国学者亦纷纷对麻黄和麻黄碱进行研究,年发表的论文最多时竞达百篇以上,形成国际上研究中药的一次热潮。1930年陈克恢又与Schmidt教授合著《麻黄碱及其有关化合物》一书在美国出版,引证文献600余篇,成为研究麻黄碱的权威著作。随后,在美国、加拿大、欧洲都进行了麻黄碱的临床研究,不久麻黄碱被世界公认为是一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由于有了麻黄碱,千百万病人症状得到缓解。1930年起麻黄碱被收载入《中华药典》,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