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内科学内科学内科学2013(中级)内科学环球网校李静梅二、临床内科相关专业知识及专业知识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慢阻肺�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和混合型,以小叶中央型多见。�全小叶型肺气肿可侵犯全肺,呈弥漫性,但多见于肺脏的前部和下部,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引起者即属此型,气肿囊腔较小;�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多见于肺上部,气腔位于呼吸性细支气管部位,而边缘的肺组织正常,吸烟和吸入粉尘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浓度最高。�也可在同一肺内存在上述两种病理变化,称混合型。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慢阻肺�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多选)A、小叶中央型B、间质型C、代偿型D、全小叶型E、混合型答案:A、D、E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慢阻肺�肺功能检查: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是判断气流受限的重要客观指标。�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要条件。�确诊需要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FEVl≥80%预计值为轻度,50%≤FEVl<80%预计值为中度,30%≤FEVl<50%预计值为重度,FEVl≤30%预计值为极重度。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慢阻肺�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A、FEVl≥80%预计值B、50%≤FEVl<80%预计值C、30%≤FEVl<50%预计值D、FEVl≤30%预计值E、FEVl≤10%预计值答案:B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睡眠呼吸障碍。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常见的并发症是(多选)A、肺心病B、呼吸衰竭C、肺结核D、肺癌E、自发性气胸答案:A、B、E临床内科·呼吸系统·肺心病�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缺氧引起的肺细小动脉痉挛;�慢性肺心病心电图: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时针转位,Rv1+Sv5≥1.05mv,肺型P波。参考条件:右束支传导阻滞、低电压。临床内科·呼吸系统·肺心病�慢性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的主要条件有(多选)A、肢导低电压B、肺型P波C、胸前导联重度顺钟向转位D、心房纤颤E、右束支传导阻滞答案:B、C临床内科·呼吸系统·肺心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①抗生素。细菌或病毒感染的COPD急性加重期最常见的原因;②控制性吸氧;③支气管舒张药、止咳祛痰;④糖皮质激素;临床内科·呼吸系统·肺心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时,以下治疗哪些是正确的(多选)A、积极控制感染B、吸氧C、保持呼吸道畅通D、间断应用利尿剂E、营养支持答案:A、B、C、D、E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主要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与β肾上腺素受体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并可能有α肾上腺素神经反应性增加;�支气管哮喘症状不典型时的诊断标准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反映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检查是峰流速变异性。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药物试验最常用的为组胺或乙酰甲胆碱,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吸入后能直接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平滑肌收缩;后者为胆碱能药物,吸入后是直接与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使平滑肌收缩;�运动试验大多数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诱发哮喘或使哮喘加重。一般认为运动时过度通气引起气道内衬液层温度下降和水分丢失是其主要诱因。�通常将FEV1下降20%,或R值(肺总阻力(RI)与比气道传导率(sGaw))升高至起始阻力2倍时作为判断的临界点。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哮喘发病机制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cAMP水平上升B、cGMP水平上升C、β受体功能低下D、α受体兴奋E、β物质增多答案:A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A、血气分析B、支气管激发试验C、肺通气功能D、过敏原试验E、胸部X线答案:B临床内科·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关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以下说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