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中的商道VIP免费

传统文化中的商道_第1页
1/57
传统文化中的商道_第2页
2/57
传统文化中的商道_第3页
3/57
开掘国学精华创建中国特色国学与商道——基于儒、道、禅的视阈张应杭浙江大学法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兼: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MBA课程讲座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院MBA兼职导师Email:zhangyhhz@zju.edu.cn《国学与商道》之总论一、“道”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智慧1、管理学中的“术”与“道”如果说西方管理学以“术”见长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则以“道”为尊。这是东方管理智慧的精髓。2、现代管理学中的“中国智慧热”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之提升的绩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成为西方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CynthiaMontgomery,2004)。《国学与商道》之总论3、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与儒道佛三教合一形成于3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禅)的管理之道。事实上,今天西方管理学界最关注的除了兵家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国学与商道》之总论儒家强调道德的力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的思想。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佛教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它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程。《国学与商道》之总论二、东方管理之道的六大原则1、善恶之辩中的“人性本善”原则人性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孟子: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告子:性不善不恶论。荀子、韩非子:性恶论,“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韩非子·显学》)《国学与商道》之总论《三字经》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与西方的性恶论恰巧相反。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注重心性控制的觉悟力。《国学与商道》之总论2、人我之辩中的“人我合一”原则儒家:“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佛家:“不二真谛”中“自他不二”的思想。反对杨朱的利己主义“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孟子·滕文公》)《国学与商道》之总论所以,与西方文化有悠久的利己主义(或称合理利己主义)不同,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一直主张利他主义即仁道、恕道。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也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法,但这一直是被正统文化所批判的。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仁者爱人”的亲和力。《国学与商道》之总论3、义利之辩的“道义惟上”原则儒家、佛家:尚义反利,主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杨朱:利即义,“利为实,义为虚。”以儒家为道统,所以我们的传统是道义论的,这与西方的功利论是正好相反的。《国学与商道》之总论儒家不反对利,孔子就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但反对不义之利,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张超越“天下熙熙,皆为利去;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人生。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士魂商才”的定力。《国学与商道》之总论4、欲理之辩中的“以理制欲”原则儒家:节欲,孟子主张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不使可欲(孟子)、主欲(荀子)等。道家: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3章);无欲则刚,“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46章)佛家:禁欲,“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心经》)《国学与商道》之总论反对纵欲主义:“人之生也,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谓遁人也。”(《列子·杨朱》)这和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张扬欲望传统也是相反的。这个传统对我们的启迪可以归结为:在现代管理中培养“不使可欲”的自制力。《国学与商道》之总论5、有无之辩中的“尚无”原则儒家:既讲有为:“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统文化中的商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