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存折”——校园道德教育的新尝试大连庄河市大郑镇中心小学管华玉怎样把校园的德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怎样使校园德育工作的成果在学生一生中得到延续和发展,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校在德育工作中,以“爱心存折”为载体,进行了崭新的尝试。一、用“爱心存折”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爱,使之自觉抵制当代社会道德良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中华瑰宝三字经深刻地揭露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贵在“教”,同时也告诉我们“性本善”是每一个孩子的初始道德。也就是说: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情感。只是随着社会客观上存在的不良价值权衡和利益权衡观的存在和影响,使孩子的“性本善”发生了改变。这就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组经过了家长学生问卷调查——创设情境实际考察——汇总分析、查阅资料三个环节,在充分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提出了创建“红领巾爱心银行”,开户“爱心存折”,引导学生存储爱心,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爱,还原“性本善”。1、精心设计道德问题问卷,以匿名形式汇总。2、通过班队会,一年到六年分别创设了“我放学了”、“明天我过生日”、“今天我值日”、“今天爸妈不在家”、“逛商场”、“我的星期天”情境,引导学生真实再现自我,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汇总学生情况并上报德育工作组。3、我校前后四次召开不同规模的“爱心存折”开设论证会,涉及“爱心存折”开设的目标、存折的设计、填写的要求、管理的方法、以及后续工作等。吸收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参与汇总分析,认真总结,真实掌握学生道德情况,为“爱心银行”、“爱心存折”的开设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经过汇总目前的学生情况,我们发现:基础文明情况较好:97%的学生基本可以做到文明有序;100%同学们都喜欢与有爱心的人做朋友。我们也发现85%学生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具有功利的学习目的,。我们还发现92%学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报效祖国。而在我们创设的情景表演中,大家乱扔杂物、随地吐痰还是十分普遍。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反映了真实的情况,很多同学只是纸上谈兵,答案只是答案,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落实到行动上就不是这样了。汇总的信息和分析的结果坚定了我们开设“红领巾爱心银行”和开户“红领巾爱心存折”的信心。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爱心展现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通过认可,增强学生再创爱心的动力,充分激活学生的爱心,把正确的认知和实际行动统一。二、灵活使用“爱心存折”弘扬了学生的爱,把“施爱”与“受爱”同时体验内化,使之成为良好品德形成的直接诱因,促进学生道德水准螺旋上升。1、制订严格的“爱心存折”使用办法。“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以“爱心存折”为德育载体的同时,制订了包括“爱心存折”填写、财富值计算、爱心富翁标准、“十佳阳光少年”条件等实施办法。我们仿照银行存折设计了“爱心存折”,但是具体栏目我们增设了爱心事件时间、地点、证明人及其电话。在填写上,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填写,证明人亲笔填写证明信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在“小事面前做得好,大事面前做得稳”,我们设计了“爱心存折”财富值计算办法如下:每得到老师表扬一次+0.2分,讲究礼仪+0.2分主动帮助校内同学+0.2分;帮助校外同学+0.5分;主动提醒同学不到危险区域避免意外发生+0.5分主动保持自己班级分担区卫生+0.2分,帮助非本班分担区卫生+0.5分自己节约学习用具、粮食+0.2分,劝导他人+0.2分拾金不昧。拾到钱物主动寻找失主,如果无法寻找失主交给班主任老师或者大队部。每人次+1分2、建立健全爱心富翁评比制度,创建了爱心富翁“1235”评比工程。我们依据学生行为习惯形成规律,根据爱心财富值,创建此工程。即:从开户之日起,分别间隔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5个月(一学期)定期评比一次。每次评比,爱心富翁人数不限,只要达到99分,就可以评上爱心富翁,登上校园橱窗的爱心富翁榜。表现特别突出的可以当选校园“十佳阳光少年”。3、重视典型事例,成立“小爱心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