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复习题一、选择题A1/A1型题1.不属于传染源的感染表现是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E.亚临床感染2.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免疫性D.有地区性E.有季节性3.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3个基本环节是A.病原体、环境、易患人群B.病原体、人体、环境C.病原体、环境、传染源D.传染源、环境、传播途径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患人群4.某种传染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A.散发B.暴发C.流行D.大流行E.局部流行5.确定传染病接触者医学观察、留验期限的主要依据是A.传染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潜伏期E.恢复期6.在发病第4天出疹的传染病种是A.风疹B.水痘C.麻疹D.猩红热E.伤寒7.列为甲类传染病的病种是A.病毒性肝炎B.流脑、肺结核C.鼠疫、霍乱D.非典型肺炎E.艾滋病、禽流感8.列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疾病是A.肺结核B.麻疹C.伤寒D.百日咳E.人禽流感9.传染病最根本的治疗措施是A.对症治疗B.病原治疗C.支持疗法D.免疫调节疗法E.并发症的治疗10.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目前法定传染病分为A.三类25种B.二类28种C.三类38种D.三类35种E.二类35种11.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是A.加强锻炼B.预防接种C.增加营养D.注射丙种球蛋白E.药物预防12.护士在工作中患血源性传染病最常见的原因是A.针刺伤B.侵袭性操作C.接触被污染体液D.为污染伤口换药E.接触被污染的衣物13.我国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C.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D.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E.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14.甲型和戊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B.注射途径C.粪-口传播D.母婴传播E.性接触传播15.以血液及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A.甲型、乙型、丙型B.甲型、乙型、戊型C.丙型、丁型、戊型D.乙型、丙型、丁型E.乙型、丁型、戊型16.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一般不会引起A.急性黄疸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淤胆型肝炎D.急性无黄疸型肝炎E.慢性肝炎17.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指肝炎的病程至少超过A.2周B.1个月C.2个月D.4个月E.6个月118.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前期最突出的表现是A.消化道症状B.呼吸道症状C.泌尿道症状D.神经系统症状E.血液系统症状19.抗HAV-IgM阳性常提示A.HAV保护性抗体B.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反应C.HAV现症感染D.甲型肝炎既往感染者E.慢性HAV携带状态20.对HBV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抗体是A.抗HBsB.抗HBcC.抗HBeD.抗HBc-IgME.HBsAg21.反映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最灵敏的实验室指标是A.HBV-DNA及DNA多聚酶B.HBsAg和抗-HBeC.HBsAg和抗-HBsD.HBcAg和抗-HBcE.HBeAg和抗-HBe22.需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重点对象是A.急性乙型肝炎病人B.慢性乙型肝炎病人C.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D.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E.接受输血或应用血制品的病人23.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重型肝炎多见于甲型肝炎B.HBV与HDV双重感染易致慢性化C.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D.孕妇患戊型肝炎病死率较高E.婴幼儿感染HBV易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者24.人体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后最常见的表现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病原携带状态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25.在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季节为A.4、5、6月B.5、6、7月C.6、7、8月D.7、8、9月E.8、9、10月26.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传染源是A.乙型脑炎病人B.乙型脑炎病毒携带者C.蚊D.猪E.鸭27.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A.血液传播B.体液传播C.虫媒传播D.呼吸道传播E.消化道传播28.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A.胃肠道出血B.呼吸衰竭C.循环衰竭D.频繁抽搐E.继发感染29.乙型脑炎病房的室温至少应控制在A.26℃以下B.27℃以下C.28℃以下D.29℃以下E.30℃以下30.乙型脑炎高热病人应尽快将体温控制在A.36℃左右B.37℃左右C.38℃左右D.39℃左右E.40℃左右31.制止乙型脑炎病人惊厥发作的首选措施是A.亚冬眠疗法B.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C.肌内注射苯巴比妥D.水合氯醛溶液灌肠E.肌内或缓慢静脉注射硫酸镁32.艾滋病的病原体是A.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B.人类嗜T细胞病毒ⅡC.EB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人白血病病毒33.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A.器官移植B.人工授精C.性接触D.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