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田I柯方竹(1『『、l蔓)渔业·譬术论坛沦文!{三[18]文其乙.产气荧膜梭菌肠霉素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2):17-19.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学上的应用进展汀开鞔何敏李证军(四川农业人学.水生动物疾jiii研究中心雅安市625014)(Pq川省水产局成都市610072)摘要本文对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传统病理学技术向现代病理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病理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关键词水生动物疾病病理学技术1水产动物病理学技术的发展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和机能变化的-rl学科。它既可作为基础理论学科为临床医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义可作为应Hj学科直接参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因此病理学长期以米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和“权威诊断”。传统病理学主要是采心尸检、活检、肉眼观察及光镜观察等研究手段。观察动物组织的病变特点,它为病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著名病理学家KarlLennert提出:“技术是病理学之母”。随着科技进步,传统病理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细胞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信息病理学等相继出现,构成了现代病理学体系。该体系吸收了当今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使病理学的观察从器官、细胞水平,深入剑弧细胞、蚩白表达及基冈的改变。这不仅使病理学的研究更深入一步,同时也使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渗透剑各基础学科。水生动物病理学技术是水生动物疾病研究不可缺少的部分,与人类医学和兽医学中病理学的应州相比,水生动物病理学技术起步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但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有关水生动物病理学第一部较完整的著作是W.E。里贝林、G.三垣两博士1972编著的《鱼类病理学》,但该寸5只是分类编辑了一次国际的鱼病研究学会的论文。其后,日本的江草周三等1979年出版了《鱼类病理组织学》:美国的Roberts七十年代早期编著的{FishPathology》第一版,重点是描述传统病理学和微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现在{FishPathology}已经出版了第一二版,其内容也在原米基础上加入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说明水产动物病理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在我国,著名的鱼病学专家黄琪琰教授等一批学者对我国水产动物病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人贡献,对许多水产动物疾病进行了较早的研究和描述,为奠定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打下了重要的基础。随着水生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海水经济动物养殖的兴起,养殖品种的不断扩大,疾病研究的范嗣也随之扩人,不但对淡水温水性鱼类的疾病进行研究,而且对冷水性鱼类、海水鱼类、咸淡水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以及观赏性水生动物等水生养殖动物的疾病利防治也展开研究,研究技术也已从显微组织病理深入到弧显微组织病理、生物化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生动物疾病上的研究对水产动物病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水生动物病理学技术的飞速发展。1942病理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应用中国南方行(市、区)渔、lk学术论坛论文集2.1常规癍理技术常规病理技术主要是指病理解剖技术和组织痫理学技术,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病理学技术,病理学的研究最先就从这里开始,无论其它病理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度如何,在病理学诊断和研究中,常规病理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病理解剖技术是通过解削动物体观察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找山主要病变、分析判断直接死亡原I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病理学技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部分。水生动物疾病学的发展首先也是在这一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常规的组织病理学技术主要是采朋石蜡切片及HE染色等,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产动物组织的病变特点,此法是病理学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第一步。黄琪琰等(1983)⋯运川组织病理学技术研究了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组织病理变化。郑德崇等(1986)啦!对草鱼出血病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黄珙琰等(1991)o。”相继对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和草鱼疖疮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