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織架構圖表1、校園災害防救應變組織分工表編組及負責人員負責工作指揮官校長1.負責指揮、督導、協調。2.負責協調及主導各組中所有運作。副指揮官(兼發言人)教務主任1.負責統一對外發言。2.通報中心受災情形、目前處置狀況等。通報組組長:訓導主任司儀:海慧師錄影:筱萍師1.以電話通報應變中心已疏散人數、收容地點、災情及學校教職員、學生疏散情況。2.負責蒐集、評估、傳播和使用有關於災害與資源狀況發展的資訊。3.負責協調及主導各組中所有運作。避難引導組組長:總務主任組員:教務處:教學組長總務處:事務組長、文書組長各班導師替代役防災志工隊避難引導班其他學校教師1.分配責任區,協助疏散學校教職員、學生至避難所。(男導師帶領學生疏散後請鄰班導師支援管理學生後,至搶救組支援,教學組即時分派無課務老師協助管理男導師班級)2.協助登記至避難所人員之身份、人數。3.設置服務站,提供協助與諮詢。4.協助疏散學區周遭受災民眾至避難所。5.協助發放生活物資、糧食及飲水。6.各項救災物資之登記、造冊、保管及分配。7.協助設置警戒標誌及交通管制。8.維護學校災區及避難場所治安。搶救組組長:訓導處學務組長教務處:註冊組長保健室(健康中心)設救護站高小姐輔導室:輔導組長防災志工隊搶救班學校男導師(林文基、藍浩文、王年良、張豊儒、林啟仲)1.受災學校教職員生之搶救及搜救。2.清除障礙物協助逃生。3.強制疏散不願避難之學校教職員生。4.依情況支援避難引導組。5.基本急救、重傷患就醫護送。6.心理諮商。7.急救常識宣導。8.提供紓解壓力方法。9.搶救工具:十字鎬、鐵棒、鏟子、手電筒等,本校置於工具室※此次演練司儀:海慧、明珠師;錄影:筱萍師;攝影:詩婷師1指揮官(校長)副指揮官(發言人)(教務主任)搶救組救護站通報組(訓導主任)聯繫指揮各組避難引導組(總務主任)花蓮縣吉安國小地震、火災演練腳本情境模擬與介紹99年12月1日上午8時00分(正確時間由指揮官指定),花蓮縣海岸山脈斷層北段發生錯動,產生芮氏規模6.5的地震,吉安鄉震度為5.5級,搖晃時間持續45秒。地震發生後,模擬災害為:(一)有幾個班級教室天花板有掉落物,一位學生(三1游翔宇)被砸中受傷。(二)有兩位學生(四1杜昱凡、四2陳宸)在疏散時跌倒受傷,一位無法行動(四1杜昱凡)。(三)清查人數發現少了一位學生(五3鄭詠方)。(四)餘震發生時五年三班教室起火。主要演練項目如下:(一)學生避震指導與安撫。(二)師生避難與疏散,災害應變小組成立與啟動。(三)受困學生搶救與急救、傷患急救與送醫。(四)人數統計與回報。(五)校園災情勘查與失蹤學生搜救。(六)五年三班教室失火與滅火。(七)學校災情掌握與回報。演練項目(一):學生避震指導與安撫拍攝地點:二年級教室、走廊演練時間:1分鐘模擬情境:發生規模6.5,震度5.5級強震搖晃約45秒時間演練人員演練內容備註8:00~~8:01廣播通知副指揮官:彭震宇強震約45秒廣播各班教師及學生有地震,請同學不要慌張,拿起書包或書本放在頭頸部位,迅速蹲在桌子旁,窗戶旁的同學請移至桌子間的走道蹲下,請勿慌張。注意頭上的燈及電扇等會不會掉下來。教師請確保教室前後門為開啟狀態,關閉教室電源,學生就地掩蔽演練項目(二)師生避難與疏散,災害應變小組成立與啟動拍攝地點:南側大樓樓梯口、操場演練時間:5分鐘模擬情境:強震過後約10秒時間演練人員演練內容備註8:02~~指揮官校長:柯登祥校長報告:各位同學,剛才發生了大地震,請不要慌張,現在請各班任課老師帶領同學依升旗隊形路線或疏散路線,進行疏散至操場中央。切記!請勿奔跑或推擠。廣播28:06各班任課教師:(校長報告後各班開始疏散)同學們現在將書包放在頭上,依照升旗隊形及升旗(或疏散)路線疏散至操場中央。切記!請勿奔跑或推擠。一年級疏散路線校長:柯登祥避難引導組各組組長請避難引導組立即到指定地點指導班級疏散。其餘各組亦請立即就位,並請各組組長保持手機開機狀態。手機開機災變中心各組人員就位(指揮中心)(61十位學生協助災變中心5張桌子,10張椅子;62四位學生協助救護器材及擔架;搶救組教師攜帶工具集合)*請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