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5卷第2期,2003年6月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Vol.15No.2,June2003收稿日期:2003-02-16作者简介:张宝荣(1973—),女,黑龙江大庆人,助教,主要从事工业设计领域的色彩和色彩构成的教学与研究。产品设计中色彩心理的视觉表现张宝荣1,陈滨2(1.浙江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系,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摘要:通过对机械设备、家具、学校桌椅、交通工具等产品的色彩设计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了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而倡导运用色彩的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科学地选择色彩,正确地使用色彩,发挥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色彩心理的视觉表现。以此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美观、方便、科学的色彩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关键词:产品设计;色彩知觉;色彩心理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798(2003)02-0112-03产品设计分为形态、材质、色彩三方面基本要素,色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传达要素,往往起着先声夺人的视觉效果,并同时对产品的造型和其他视觉传达方面的信息也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产品设计中良好的色彩设计能加强产品的视觉感染力,给人以新颖、舒适、安全、可靠等视觉感受;不恰当的色彩设计会给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如引起视疲劳、紧张、错视等。因此,在产品的色彩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色彩的艺术效果,还应该注重色彩的视觉心理作用。色彩是靠色彩的知觉来传达与接受的,给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无法全部用语言表达,现在诸多的研究也只是对色彩的兴奋镇静作用、湿度感、重量感、强弱感、美的效果,以及个人的喜好等方面进行探讨,所引起的心理效果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生理因素和心理感受。生理因素包括色彩与声音、色彩与味觉、色彩与形状;心理因素包括色彩的嗜好、色彩的联想、色彩的象征等范围。因此,在对产品进行色彩设计时,应注重运用色彩的生理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针对产品的不同使用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地点等因素的要求,科学地选择色彩,正确地使用色彩,充分发挥色彩的视觉心理作用,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色彩环境,从而提高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1]。产品的色彩设计关键在配色上,成功的色彩设计应把色彩的审美性、色彩的视觉心理与产品的实用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随着生产技术的日益进步,生产的含义已有了明显的不同,过去,生产者追求的是尽可能多地出产品,生产的关键在于产品,而现在的情形则有了很大变化。因此,产品设计如何适应消费者的需要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通过对一些产品色彩的共性进行分析,比如食品强调清洁卫生,与食品相关的电冰箱、电饭锅、切向机、厨房用具,大多用象征清洁的白色等浅色;地毯、机械设备的设计强调安定稳重感,一般采用稳重的灰色等[2]。本文将列举几类常用产品,分别介绍色彩的视觉心理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1机械设备的色彩设计在机械设备的色彩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设备本身,还应考虑设备将放置的环境,综合考虑加工物体、机械设备、室内环境等三部分的内容。在通常情况下,机械设备一般都比较笨重,在对其色彩设计时,多采用刺激性小的中性含灰色系,常用的是无光泽的亚光材料,色彩采用明快、柔和的浅灰、灰绿、黄绿灰色系,对于体积笨重而巨大的机械设备,更应该采用较为明亮的浅灰色系,以减轻操作者心理上的沉重感及压抑感。在对设备的主要控制开关、制动、消防、配电、急救、启动、关闭、易燃、易爆等标志色彩的设计时,应醒目突出,并符合国家通用的标准。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另一方面利于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确保安全生产。为了避免眼睛因明暗适应带来的误差和注意力的分散,在对机械设备的色彩设计中,还应该考虑操作台面、加工物以及室内环境的色彩调和、对比设计,在设计机械设备的操作台面及加工物的色彩时,两者应该保持一定的色彩对比度,以保证操作工人对加工物的视觉敏锐度和分辨力。例如:选用低纯度色相的对比,这是色相对比中最易达到调和的对比关系,如灰绿和灰橙、灰绿和灰紫对比等;明度对比中可选用高明度对比,给人以轻快,鲜明之意;也可以采用冷暖对比和中灰强的纯度对比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