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庭教育的缺失德育案例VIP免费

家庭教育的缺失德育案例_第1页
1/2
家庭教育的缺失德育案例_第2页
2/2
家庭教育的缺失郑平辉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在学校表现不错,作业也完成的较好。有一次,他的作业没有带,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忘记了,我就要他明天带来,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又过了几天,我发现他又有几次没有带作业,总是说不同的理由,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就与郑平辉的母亲取得联系,请家长到学校来了一趟,他母亲说的情况让我很吃惊。郑平辉在家不听母亲的管教,母亲在家也管不了孩子,家里还有一个2岁的弟弟,母亲又要照顾小弟弟,又要照顾家里,也很少时间管郑平辉。要郑平辉做作业,郑平辉不做,非要看电视,看到9点钟才开始做作业,做一下作业又想睡觉。睡觉的时候又想着作业,凌晨起来又做作业。每天都是这样,所以这个孩子长不高。郑平辉在家只怕父亲,而父亲又经常不在家,因为家里的所有支出都由父亲来承担,父亲的工作很忙,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听了郑平辉母亲的话,我开始担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我就到郑平辉家走访了一趟,和父母好好的沟通了一次,我们目前的共同目标是要改变郑平辉的学习习惯。家长在家规定孩子做作业的时间,超过时间就不让做,要坚决把作业收起来,不能给他缓和的余地,母亲的态度一定要坚决一点。父亲也要配合母亲,毕竟母亲带孩子的时间多一些。我在学校首先是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分析事情的严重性,让郑平辉知道这样下去只能是自己害自己。在学校督促他抓紧时间做作业,如果第二天没有完成作业适当的惩罚,让他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郑平辉的情况有很大的变化,现在再也没有晚上起来做作业,家长很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帮助。反思这个孩子的事例,让我有点困惑:为什么一个孩子不怕家长?而我校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家长经常说,我的话他不听,我管不了她,打也没有用……而且特别是不怕母亲,怕爸爸的多一点。母亲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吗?母亲不是孩子最亲的人吗?怎么就成了仇人一样,怎么就会不听话呢?原因一:在农村女性在家里的地位比男性的地位要低一些,大多数是男性在外工作,而女性在家料理家务和教育孩子。家里的事情多数是父亲说了算,母亲的权利相对较弱,所以孩子受到家庭的影响,父亲说的话算数,母亲却不行。自然孩子就怕父亲,不怕母亲。原因二:流动人口的家长自身的素质不是很高,有的不识字,有的不会写字,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从而失去在孩子面前的尊严,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什么都不会。愿意三:进城务工人员在孩子的教育上缺乏一定的认识,也没有正确的方法。发生了事情就是打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怕了,打惯了。这样的孩子我也见过一些,家长也很苦恼,不知道改怎么办。原因四:溺爱孩子,母亲都非常心疼孩子,不能看到孩子受苦。有的家长说,在家我什么都不让他做,只要他好好学习,结果是学习也不好,自理能力也不行。原因五:我校40%学生都是家里2、3个孩子的,家长不能顾及两个孩子,总是对较小孩子要照顾多一点,而大的就忽略了。家长一忽略孩子就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有好变坏分分钟,有坏变好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校的家长为了生活而奔波,自然对孩子的关心就少了。来余小将近十余年,看到家里贫困的,上网成瘾的,父母离异的,离开父母的,重组家庭的……总之这里的孩子缺少家庭良好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家庭教育的缺失德育案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