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VIP免费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_第1页
1/8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_第2页
2/8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_第3页
3/8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福利与人力资本投资郑功成原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作者简介」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100872)「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中国的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福利教育走向了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其显著特征是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机构多元化、受教育者需求多元化和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混合型局面。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表现为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机会不公平,教育领域的市场化取向和人力资本水平低与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并存的现象也令人忧虑。笔者主张,国民教育应当放在国家发展优先考虑的战略地位,确立大教育观和协调与均衡发展的方针,在将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必须维护教育的公平性与福利性;笔者明确指出,国家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在现阶段突出义务教育重点,走官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并采取分级分类分层的办法来解决教育领域中的现实问题。「关键词」教育福利/多元教育体系/人力资本投资一、从福利教育制度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笔者一直认为,教育是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所系。中国大规模的人力资本投资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20世纪50年代。自那时起确立的教育体系是单纯的福利教育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城镇教育体系包括普通学历教育与职工技能培训,均属于国家公共福利范畴,即使是企业单位举办的学校,也因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并与国家财政紧密关联而事实上届于国家福利教育;乡村教育体系则是在国家支持下由乡村集体举办的一项集体福利。在这种福利教育制度下,受教育者通常享受免费教育或者只付出极低的成本。长期以来,中国的义务教育学杂费通常在1美元以下,高中教育每学期的学杂费通常在2美元以下;即使是高等教育也是由政府完全负责,学生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还能够享受水平不一的助学金补贴。在1950-1970年代,中国的财政性教育投资约占GDP的2%(低的年份为1.7%),(注:于保平。教育:阿喀琉斯之路踵[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12-31.)如果再加上乡村集体经济对农村居民子女教育的投入,这一比重还会有所上升。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应当承认国家对教育是重视的,也是有成效的。正是这种由政府与集体投资的免费与低成本的教育体系,使中国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迅速得到提高。据统计,1949年时,中国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占80%以上,受教育成为极少数富裕家庭子女的专利;经过1950-1970年代的发展,到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中的文盲与半文盲率下降到30%以下,中国城镇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93年,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01年,(注:李术峰,张景勇。教育,能否为全面小康提供足够人力资本?[N].新华社,2003-03-12.)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不仅得益于普通国民教育,也得益于诸如夜校等非正规形式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单纯的福利教育制度日渐转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一方面,市场经济改革促使国民对教育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读书无用论迅速转向追求学历教育,而政府对教育的投资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不仅非义务教育逐步实行收费制,义务教育也需要向受教育者收取相应的学杂费,许多学校为弥补经费不足而创办企业及其他营利性机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国民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不同层次性,除正规普通学历教育外,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与各种非学历教育也因需求高涨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传统的政府教育投入、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到家庭、个人的教育投资、社会投入,以及学校自身创办营利性机构创收,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确实从原有的福利教育制度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混合型多元教育体系阶段。在混合型多元教育体系下,中国的国民教育程度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到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由1982年的5.01年提高到7.33年;城镇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由1982年的7.93年提高到10.2年;全国人口的文盲率下降到6.72%.(注:李术峰,张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福利教育走向混合型的多元教育体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