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pH值在生活中VIP免费

pH值在生活中_第1页
1/18
pH值在生活中_第2页
2/18
pH值在生活中_第3页
3/18
问题:1、你知道生活中我们吃的和用的一些物质哪些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2、有什么方法可以既简单又方便地测定物质的酸碱性?3、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仅知道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是不够的,经常还需要知道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那么怎样表示和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呢?pH与生活学习目标:1、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pH的高低来表示。2、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3、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认识pH一、pH是表示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的,简称酸碱度。2、酸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3、酸性溶液的pH值越小酸性越强,反之PH值越大酸性越弱。碱性溶液的pH值越大碱性越强,反之PH值越小碱性越弱。1、pH的范围是0-14pH值如何测定溶液的pH值测定不同浓度的酸或碱的pH值结论:①酸越浓,pH值越小;酸越稀,pH值越大;②碱越浓,pH越大;碱越稀,pH值越小。测定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值:将可食用与非食用物质的pH值比较,有何结论?(酸性或碱性太强的物质即pH值太大或太小的均不可食用,它们有强烈的腐蚀性)我们身边一些物质的pH值pH与人体健康: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人体体液在正常状态下的pH为7.04,也就是说,人体在处于偏碱性状态时,是最平衡、最健康的。但由于现代人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偏酸性食物,容易造成人体体质的酸性化,导致身体机能减弱,新陈代谢变得缓慢,各种代谢废物不容易排出,内脏负担加重,最常见的表现是容易疲劳、上火便秘、感冒,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反之,当人体处于正常的微碱性状态时,新陈代谢就较为活跃,体内废物容易排出,身体免疫力也较强,不易得病。pH与人体健康人体体液的PH值是7.35~7.45时正常;人体体液的PH值<7.35时,处于亚健康状况;人体体液的PH值=6.9时,变成植物人;人体体液的PH值是6.85~6.45时死亡。PH与智商: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科学家测试了数十名6至13岁的男孩,结果表明,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大于7.0的孩子,比小于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人们知道,健康人的体液(主要是血液)应呈微碱性(pH约为7.3至7.5),这样有利于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并使体内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保持良好状态,人的精力也就显得较为充沛。而有些孩子表现脾气暴躁、多动,学习精力不集中,常感疲乏无力,且易患感冒、龋齿及牙周炎等疾病,其原因可能与体液酸碱度偏高有关。你家的菜谱酸碱平衡吗?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体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无数的生物化学反应,使新陈代谢正常运转。如果“实验室”内的酸碱失衡,那就会“天下大乱”了。人体酸碱失调的危害人体每天摄入酸性及碱性食物,它们经过人体的分解,会在我们的体液(血液、尿液、组织液)中产生很多酸性和碱性的物质。医学研究证明,当血液酸性化时,人体可表现为手足发凉、易感冒、皮肤脆弱、伤口不易愈合、易引起关节肿痛、对疾病抵抗力降低等症状,甚至可直接影响到脑和神经功能。饮食调节酸碱平衡维持酸碱度的物质基础是酸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鸡鸭鱼肉味道固然好,但是吃得太多就会觉得整个人无精打采、身体无力、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这是因为它们进入体内后经过分解使体内变成酸性体质的结果,如果同时食用碱性食品,就能使酸碱得到平衡。专家告诉我们,每天摄入食物的酸碱比例应该为2∶8。酸减食品简单分类酸性食品:牛奶以外的动物性食品碱性食品:除了五谷杂粮外的植物性食品中性食品:油、盐、咖啡、茶等常见食物的酸碱分类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柴鱼等中酸性——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等弱酸性——大米、花生、啤酒、海苔、泥鳅等弱碱性——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中碱性——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南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强碱性——葡萄、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是天然绿藻,最佳饮用时间为早9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pH值在生活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