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失业保险制度一、填空题1、失业者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2、非自愿失业按其形成的客观原因可分为:、、、。3、、、通常不在失业统计之列。4、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资格条件包括、、、。5、按现行制度规定,企业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缴纳保险费;职工按本人工资的缴纳失业保险费。6、按现行制度规定,失业保险金支付的上限是,下限是。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使用的作为评价国家和地区失业状况的指标是()A、年失业率B、失业水平C、城镇登记失业率D、失业程度2、按照失业的原因可以将失业划分为()A、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B、公开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D、完全失业和不完全失业3、小张缴纳失业保险费6年后失业了,那么按现行制度规定,可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A、12个月B、18个月C、24个月D、36个月4、我国目前实行的失业保险基金的筹资机制是()A、用人单位缴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B、企业和个人缴纳保险费C、完全由政府财政提供D、国家、用人单位、职工三方负担5、下列选项不属于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的是()A、失业保险津贴B、领取失业保险津贴期间的医疗补助金C、领取失业保险津贴期间接受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的补贴D、因工致残的及病故军人的家属,按规定的条件定期享受抚恤金三、多项选择题1、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特征表现如下:()A、互济性B、福利性C、强制性D、社会性E、保障性2、按失业状态的不同,失业可分为()A、完全失业B、显性失业C、部分失业D、隐性失业3、构成失业的基本特点有()A、在劳动年龄之内B、有劳动能力C、有就业意愿D、没有找到任何职业四、判断改错1、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属于一种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2、失业程度是指社会失业率的大小。3、农村劳动者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所以未纳入失业保险范围。4、失业保险基金筹措的基本原则是用人单位缴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五、名词解释1、摩擦性失业2、给付等待期3、失业保险六、简答题1、简述失业者与企业下岗职工的区别。2、简述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七、论述题1、概述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再就业措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有劳动能力、无工作、有工作的愿望并且在积极寻找工作。2、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3、自愿失业、部分失业和隐性失业,通常不在失业统计之列。4、非自愿失业、处在法定工作年龄并具备工作能力、有就业愿望、履行被保险人的义务5、2%、1%6、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单项选择题1、C2、C3、B4、D5、D三、多项选择题1、ABCD2、BD3、ABCD四、判断改错1、×(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2、×(社会失业时间的平均长度)。3、√。4、×(基金筹集与基金支出平衡)。五、名词解释1、摩擦性失业——指求职的劳动者与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2、给付等待期——是指失业后不是立即给付失业保险津贴,而必须等待一个时期,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失业保险基金的规模和财政状况。3、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对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成员,当其因非自愿原因暂时失去劳动机会,无法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收入时,由国家或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六、简答题1、简述失业者与企业下岗职工的区别。失业是与就业相对应而存在的概念,一般指有求职愿望的劳动者处于无职业的状态。失业者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有劳动能力;无工作;有工作的愿望并且在积极寻找工作。在我国,失业主要有两种人员:一种是城镇具有劳动能力,达到法定就业年龄未能升学而要求就业的符合劳动年龄的人员(即一直未参加过工作);一种是由于某种原因失去原来的工作而要求重新就业时尚未得到新工作的人员。企业下岗职工是指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客观原因,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但仍然与用人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的无工作者。失业者与下岗职工的相同点是都失去了工作岗位,但在管理体制上却有严格的区别:(1)劳动关系存在与否不同。前者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