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技术在电泳后冲洗的应用一汽集团公司车身厂海得科膜分离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前言•自电泳涂装工艺进入汽车制造行业以来,因其性能及管理上的经济和便利,得到了广泛迅速的普及。特别是以阴极电泳涂装为代表的先进涂装方法的应用,更是大大提高了汽车车身的防腐蚀性能,使汽车车身的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工业的发展,势必将带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能源的匮乏,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被各领域提到了议事日程,在汽车行业内部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现阶段的阴极电泳涂装工艺中,电泳后的清洗工序使用了UF(超滤)装置,以UF液进行逆向冲洗,同时对涂料进行回收。然后,再用纯水清洗的方法,以达到对工件的良好冲洗效果。冲洗后的纯水每日进行更新排放,同时还有部分的UF液也被排放。因此在电泳后冲洗工序中,排放到系统外的液量很多,并且在排放水中含有一定固体含量的电泳漆,造成电泳涂料中有价物质的大量流失和纯水的浪费,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增大了废水处理的负荷量。车身厂驾驶室油漆线原始状况•车身厂“解放”牌卡车车身阴极电泳涂装线是1986年设计投产使用的,在电泳后冲洗工序中,电泳后工件的清洗一直采用UF液进行逆流冲洗(即槽上UF液冲洗—循环UF液冲洗—循环UF液冲洗—洁净UF液冲洗),然后再采用纯水冲洗(即循环DIW冲洗--循环DIW冲洗—洁净DIW冲洗),各工艺区段均为喷淋式冲洗。•在工艺过程中,由于纯水来源于电泳涂装系统之外,冲洗工件后不能进入涂装系统中,否则就会影响电泳槽液的平衡,因此必需进行排放。从我厂的现场实际情况看,每日排出含有一定固体含量(固体含量0.18%)的冲洗废水10吨左右,损失大量的纯水和泳涂料,且废水在排放时经常堵塞下水管路,每次清理时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还对正常生产构成影响,污染作业环境。虽然也采用了废水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但每年花费在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费用也相当可观,且实际运行中因为国产的环保设备的运行稳定性不好、故障率高,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渗透技术应用•RO反渗透技术是一种依靠薄膜渗透原理对所处理介质进行分离的技术。它通过高压将处理介质中的低分子物质进行分离,该技术目前在我国的电子、电力、化工、医药、饮料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汽车制造行业的涂装方面,现已逐步应用RO反渗透技术取代传统的离子交换工艺制造纯水。在RO反渗透装置进行分离制造纯水的过程中,自来水在系统的高压下通过膜管的半透膜被分离为二个部分,其中被去除杂离子部分即为我们所需的纯水。一般情况下,通过RO反渗透装置处理后,产品的脱盐率可达到97—98%以上,并且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目前,国内在涂装及其它行业所用的RO反渗透装置的处理介质均为自来水、海水等,但应用于电泳涂装的电泳后冲洗,处理电泳涂料中的超滤液来说还属于空白。反渗透技术在电泳后冲洗的应用•为了实现电泳后冲洗真正意义上的逆向冲洗封闭循环,彻底达到零排放,我们采用EDRO反渗透装置,将反渗透装置加装在UF超滤装置后,对超滤装置透过液进行处理制造纯水,用于电泳后冲洗的末级喷淋,对工件进行喷淋冲洗,喷淋后的纯水全部逆向逐级返回到电泳槽中,形成电泳槽液的全封闭循环,达到零排放,且运转情况良好。RO反渗透装置的选择•目前国内涂装及其它行业所用的RO反渗透装置处理介质均为自来水、海水等,但对于处理电泳涂料中的超滤液来说还属于空白。由于超滤液中含有大量的电泳涂料中和剂、溶剂、低分子助剂和低分子树脂及带电微粒子,并且超滤液的水质存在差异变化,因此对RO反渗透装置的膜材质要求较高,必须对超滤液有良好的适应性。通过试验和选择,我们确定EDRO反渗透装置制造厂家,共试验了四种不同形式的膜管,最后确定使用复合膜组件即专用的EDRO膜管。该种膜组件对我厂的电泳涂料透过液具有较高的脱盐率和适宜的透水量,能够达到稳定出水的目标,满足生产的使用要求。RO反渗透装置能力的确定•在确定了EDRO反渗透装置的膜形式后,我们对现有UF超滤设备和EDRO反渗透装置配套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因为EDRO装置是加装在超滤装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