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年$"月#"日第#卷第%期!"#$%&$’()*!"(+,*"(-,.)*/!""#,0,1/#,2,/%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赵&旭&张婴元[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生物膜中图分类号:3#’(/$$;3)’(/$$&&文献标识码:4&&文章编号:$"")5’’"((!""#)"%5"#$(5"#&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表皮葡萄球菌(表葡菌)是人体皮肤和黏膜上定居的正常菌群之一,通常情况下致病力很低。近几年来,随着留置静脉导管等侵袭性操作的增多,表葡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将该领域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病原学表葡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26)。其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为需氧菌。其无!溶血素和4蛋白,壁酸类型为甘油,耐药核糖醇内切酶阴性,以上特点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相鉴别[$]。表葡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其毒力较低,但在表葡菌引起的植入物相关性感染中,生物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胞外酶和毒素&表葡菌仅产生一种毒素,"5毒素。"5毒素是一种2端甲酰化的!5螺旋多肽,可使红细胞裂解,并参与组成表葡菌的一种炎性多肽复合物,从而调节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分化。但"5毒素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表葡菌中曾发现一个分子量为#!+$"#7的胞外金属酶和一个具有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多肽,能分解多种弹性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在体外试验中能分解多种宿主基质蛋白和免疫因子,但胞外酶在表葡菌致病中具体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二)生物膜&表葡菌所致感染大多先形成生物膜,其形成与异物植入密切相关。在透射电镜下,发现植入的生物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厚实的黏液层,而黏附在生物材料表面的表葡菌则聚集形成多层的细胞团块,镶嵌在黏液层中,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形成有多种因子参与,其形成分两个阶段:黏附和聚集。黏附是指在各种黏附因子的作用下,细菌与生物材料发生特异性结合,附着在生物材料表面。而后细菌之间相互黏附,继而分化、增殖,形成多层的细胞团块,并产生大量的黏液,形成生物膜,这一过程称为聚集[*]。细胞间脂多糖黏附素(8&4)在聚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无8&4成分的表葡菌一般无致病作用[%]。在动物实验中,生物膜的产生会降低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的噬菌活性,同时,生物膜产生后,游走的淋巴细胞将无法黏附于生物材料表面。这表明生物膜的产生将使宿主体内局部的免疫反应呈抑制状态,有利于表葡菌的增殖[!,,]。另外,生物膜的黏液层成分主要是脂蛋白和脂多糖,将会吸收带正电荷的氨基侧链。这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阻碍了亲水性的抗生素渗透入菌体发挥杀菌作用[’]。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主要是带菌者和患者。(二)传播途径&表葡菌入侵人体的途径主要为损伤的皮肤(如创伤、手术创口等)[(]。器械植入术时,手术消毒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可被细菌污染;病原微生物也可在器械外表面生长繁殖,从入口处逆行进入人体,从而引起局部感染甚至败血症[)]。(三)易感人群&感染常发生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吸毒者、免疫缺陷患者、粒细胞减少、艾滋病(4&96)患者、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和早产儿等。三、临床表现表葡菌引起的感染多属医院感染,除自身免疫力低下外,常与异物植入有关。主要临床表现如下。(一)血行感染&表葡菌血行感染包括菌血症和败血症。菌血症患者可无任何临床表现或仅有低热、头痛、不适等症状。若出现畏寒、寒战、高热以及低血压、心动过速等感染性休克症状合并有下列因素之一,应怀疑有败血症。#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免疫缺陷者;%有中央静脉插管的患者;&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心血管系统有异物植入者。(二)异物植入相关感染&表葡萄感染约占植入异物感染病原菌的%":。静脉插管、脑脊液分流系统、人工瓣膜、人工起搏器、人工关节、连续腹膜透析导管以及人工晶体植入等均为表葡菌感染的诱因[$"]。;<=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年$"月#"日第#卷第%期!"#$%&$’()*!"(+,*"(-,.)*/!""#,0,1/#,2,/%人工瓣膜术后心内膜炎中,表葡菌引起的约占&"3’%"3,一般在瓣膜植入后("4以内发病。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贫血和植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