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经验交流稿一、2021年中考试卷分析(一)2021年道德与法治试卷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总分75分。(二)试卷设置2021年道德与法治试卷共分为两道大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5道,共30分;非选择题三道,共45分,分别是16题考查初一的内容,17题考查初二的内容,18题考查初三的内容。(三)每道题目考点分析1、选择题分析前3道题考查的是时政的内容第4题考点:如何学会学习第5题考点:面对生命的正确做法第6题考点:让集体更加和谐的具体做法第7题考点:法律的特征第8题考点:违法行为第9题考点:维护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第10题考点:宪法的地位第11题考点:人民政协的主题第12题考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13题考点: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第14题考点: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第15题考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非选择题分析第16题考点:青少年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七上第三课),榜样的作用(七下第三课)第17题考点:第一问考查青少年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八上第七课),第二问考查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八下第七课)第18题考点:第一问考查五大发展理念(九上第八课),第二问考查携手促发展的相关知识(九下第四课)(四)学生失分情况分析1、部分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陌生,不熟悉,所以导致作答不完整。2、部分学生不会结合具体材料,只回答课本知识。3、审题不清,对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4、答题不规范,随意太强。5、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合理分配好时间,导致有些题目没时间做,从而出现空题现象。二、数据对比2020届文综平均分113.42。2021届文综平均分112.85,两届相差0.57分。三、备考中的得失(一)得1、制定了科学的备考复习计划结合了內初及初三年级组的工作计划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我们道德与法治组教师制定了详尽的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基础为主,三位教师分工负责,为学生整理好每课基础知识和配套练习(主要以我们的复习资料《道德与法治高效复习》中的基础题为主),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复习时为了提高效率,防止学生前学后忘,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每节课上课前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对需要熟记的基础知识进行默写,这种方法虽然传统,但很有效,既避免了课堂提问只能检验到部分学生的片面性,又可以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挑出来进行单独辅导。第二阶段,以专题训练为主,以热点问题和时政问题为切入点,题型主要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并着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阶段,综合训练,这一阶段,我们除了手里的《高效复习》之外,复印了今年的时政热点问题资料,通过刷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查漏补缺为主,让学生回归基础知识,检查基础知识的识记效果,避免遗忘;加强知识体系的条理性和熟练程度。2、做好午读、晚自习前的指导工作我们利用午读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时政材料,每天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对各班做到进班指导、任务都进行了安排和落实,布置课代表认真监督午读的落实,使每次的午读都有明确的内容和目标,晚自习前30分钟必须安排学生进班看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从而尽最大的可能充分利用好时间。(二)失1、虽然我们做了计划,一切也都在按计划进行,但是仍然有一些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內初的学生,生活圈子比较窄,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对时政了解比较少,在课堂上的指引远远不够用,在做题时一遇到时政材料就不知所措虽然我们平时在不停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同时每节课都在教学生的翻书技巧,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不熟,选择题翻书浪费时间,材料题抄得很多得分却很少,没有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转化。2、我们没有仔细去寻找所带的班级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找出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如:我们虽然做了三轮复习计划,但我们在教学和复习时会存在盲区,对部分知识的理解把握不到位,对知识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也是导致学生失分的重要因素。3、备考时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比较缺乏创新,对学生的表达、组织、思维训练比较少。4、没有对同类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