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作业成本会计作业1(第一章----第五章)一、填空1.企业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既可以按()分工,也可以按()分工。2.企业生产费用通常与()相联系,而产品成本与()相联系。3.支出泛指各项资产的减少,包括()支出、()支出、()支出和()支出。4.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和()。5.凡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则应采用(),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成本。6.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划分为()、()、()、()等,这些是产品项目,它们构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7.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材料费用时,材料消耗量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材料消耗量分配率=()。8.在实际工作中,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进行的。9.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作为(),借记()账户;应付职工的工资额,应贷记()账户。10.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帐户核算外购动力费用。11.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应记入()科目;企业行政管1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课程作业理部门的折旧费,应记入()科目。12.(),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算折旧。13.各种要素费用中的税金,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的组成部分。包括()、()、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14.待摊费用的摊销,应该按照费用的()分月摊销,摊销时贷记()科目。15.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账户进行的。辅助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记入该账户的借方进行归集。16.采用直接分配法时,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情况,而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的各受益单位。二、单项选择1.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A.成本分析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2.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A.集中工作方式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D.会计岗位责任制3.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营业费用D.生产费用4.为了及时、正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做好的各项基础工作不包括()。A.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B.材料物资的计算、收发、领退和盘点2课程作业C.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工作D.定额的制定和修订5.用银行存款购入固定资产属于()A、偿债性支出B、成本性支出C、费用性支出D、权益性支出6.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A.工资及福利费B.燃料及动力C.工资费用D.原材料7.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科目()。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废品损失”D.“营业费用”8.采用分次摊销法时,如果所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期限超过1年,应记入()。A.“长期待摊费用”帐户B.“待摊费用”帐户C.“制造费用”帐户D.“低值易耗品摊销”帐户9.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A.全体职工的工资和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C.计入成本的原材料节约奖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10.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帐户是()。A.“管理费用”B.“基本生产成本”C.“生产费用”D.“制造费用”11.核算外购动力时,通过“应付帐款”核算。该帐户可能出现()。A.贷方余额B.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C.借方余额D.无余额3课程作业12.某厂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外购动力费用为3690元,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6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0150小时,如果按生产工时分配外购动力费用,则甲产品应分配的费用为()A.2472元B.1218元C.3690元D.1845元13.应按下列的哪一项目计算提取本月固定资产折旧()。A.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B.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原始价值C.月末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D.月初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14.下列各项中,有属于期间费用的是()。A.制造费用B.营业费用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15.待摊费用实际发生或支付时,应计入()。A.“待摊费用”的借方B.“待摊费用”的贷方C.“制造费用”的借方D.“管理费用”的贷方16.下列费用中,既可以采用待摊费用,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