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景阳冈》教学设计《景阳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准文中生词、多音字及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2.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听——(听完了,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好汉歌。2.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好汉?(为名除害的人)今日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好汉。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1)生词(2)多音字:挑着一面旗,折作两截(3)难读难懂和古今异议词句:2.读课文,根据事情的进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指生抓住主要内容概括)三、细读打虎前的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指导。(二)沟通,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喝酒——研读语言,体会“倔强”1.体会喝酒——酒量大,动作爽2.体会语言——豪爽、倔强的性格3.上山——研读心理,体会“犹豫”四、指导生字1.提醒易写错字。2.生练习书写。《景阳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我们今日就来学习这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故事——(板书:武松打虎)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板书:景阳冈)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什么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学生自由思考,回答)5、总结: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6、哪几件事?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化人心。我们今日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学生深化研读课文)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学生读文、批注。4、沟通、板书、评价。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阔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沟通。)三、总结课文,提示学法。1、这样全面地了解了武松后,说说你现在对武松的了解。2、学习课文后,你知道怎样去看小说了吗?从另个方面看人物特点——正面和反面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的特点四、作业。课后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水浒传》的其他章节,分析人物形象。《景阳冈》教学设计3一、素养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二)能力训练点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后果。(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四)美育渗透点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二、学法引导(一)老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二)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三)解决办法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