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哦,香雪》教学设计《哦,香雪》教学设计11、从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角度欣赏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2、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分析探究的技能。3、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以及人们渴望摆脱贫穷走向文明的迫切心愿。4、品味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2、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理解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运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1课时一、导入新课一分钟能做什么?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二、作家简介1、作者简介铁凝,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高中毕业,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后回保定,在《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的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了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哦,香雪》《六月的话题》,中篇小说《麦秸垛》《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铁凝文集》。20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本文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抒情背景,用清新婉丽的文笔,给予了生活严肃的思考,表现了山村少女对新世界、新生活的酷热追求,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三、感知课文,讨论把握故事情节文体简介: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一)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结构明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引子:火车开进了小山村二、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向往文明)三、进展:香雪渴望有铅笔盒(渴望知识)四、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五、结局:香雪深夜归(二)再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大山”、“火车”并不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请学生表达观点)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装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3、“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四、赏析人物形象(一)整体感知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