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渔业局工作述职报告【一】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洋与渔业局将服务、改革、法治理念贯穿全年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海洋强市”目标,深化实施蓝色保障战略,仔细履职,扎实工作,海洋综合管理和现代渔业进展取得新突破。估计2024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2950亿元,增长9.3%;渔业经济总产值470亿元,增长8%;水产品产值150亿元,增长7.9%。共争取国家、省级以上资金6.1亿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实施蓝色引领一是积极做好海洋服务保障。积极服务全市重点功能区建设。争取国家海洋局、省厅在最短时间内出台了支持西海岸新区加快进展的政策意见,向西海岸新区全面赋权协助筹建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争取蓝色硅谷申创全国第五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海洋经济创新进展区域示范,争取国家资金9000万元,带动海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物等新兴产业迅猛进展。我市成功获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蛟龙”号母港—国家深海基地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积极推动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贷款3.73亿元,为重点项目融资提供支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专题展览,精心组织实施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摆式波浪能工程样机设计定型”项目通过国家评审。圆满完成2024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国际极限帆船赛、世界杯帆船赛等协调服务工作,保障竞赛顺利进行。二是不断完善海洋规划体系。加强海洋区划规划引领对接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协调推动省海洋功能区划青岛部分调整,修编完成《青岛市海洋功能区划》上报省厅;全面展开县级海域使用规划编制有序推动。参加制定了《胶州湾保护条例》,严格落实条例规定,严守胶州湾保护控制线,严禁胶州湾围填海,对胶州湾实施终极性、永久性保护。科学规划海域海岸带保护利用体系,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编制了《青岛市海域和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经市政府发布实施。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有序推动《青岛市海岛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开展单岛规划讨论。《青岛市滩涂保护与利用规划》《海洋重要资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勘探专项规划》等编制完成。三是切实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优化海洋环评和用海审批程序,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力保障董家口港区地铁过海隧道、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用海需求。组织25个涉海项目海洋环评,办理海域使用确权26宗,征收海域使用金1.98亿元,用海项目办证率、海域使用年审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连年实现100%。组织开展全市海域使用管理工作大检查,对用海项目全程动态监管。深化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国家、省市三级数字海洋系统网络平台联合调试,组织开展“数字海洋”建设基本框架论证,大力推动海洋与渔业信息化建设。四是大力推动海洋文化建设。协调多部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海洋文化宣传、海洋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海洋意识。联合16个单位组织开展了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大型公益活动,通过LOGO征集、公益广告、苗种认捐、广场宣传等海洋主题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的良好氛围。协调中央媒体海疆万里行首站活动到西海岸新区开展主题宣传报道,积极争取中国海洋科技馆落户即墨会同市教育局建立了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构建和谐蓝色家园一是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全力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制订了《青岛市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围绕海洋经济进展、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管理保障等开展调查和自评估,创建各项工作稳步推动。健全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网络,突出抓好近岸海域、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海洋环境跟踪监测评价,组织开展了八大类15个专题、300多个站位的海洋环境现场监测,及时发布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二是实施海洋生态修复。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我市第一个海洋特别保护区—青岛西海岸海洋公园成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