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原文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起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乘客中有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回国的意大利人。船上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少年原来不想说,见他们很关怀的样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讲了出来。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子上:“给你,拿去!”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建起了硬币。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少年回到自己的铺位,躺了下来,拉上了帘子。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他们不再谈论少年的事,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谈起了他们要去的意大利。看样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到意大利去。他们先是抱怨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后来越说越起劲,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肮脏的国家!”一个说。“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可恶的……”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热那亚的少年跳下来,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了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教学难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师生一起讨论沟通,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书籍《爱的教育》教学过程:(一)介绍《爱的教育》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爱国)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二)学习生字、新词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1)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2、指名读课文。(1)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重点指导: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2)理解词义。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2、理清课文脉络。根据事情的进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第二段(第3、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