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故乡的芦苇》优秀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幻、尤、苇、朴、塘、狭、柴、帆、纯、辉、触、帐”这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了故乡的芦苇给“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的。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芦苇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怀念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比方句、拟人句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方句、拟人句及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芦苇”的图片资料,DVD教学光盘。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工具书学会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几”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掌握文中12个生字,理解词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能正确书写“幻、狭、辉、尤、柴”这几个易写错的字。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观察图画,引入新课1、播放光盘,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认识芦苇。芦苇: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匍匐。叶片宽披针形两列。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长10-40厘米;小穗含4-7小花。生长于池沼、河岸或道旁。分布几遍中国和全世界温带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区。秆可作纸、人造棉、人造丝的原料,也供编席、帘等用;花序可作扫帚;根状茎入药,称“芦根”。2、师述: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第17课《故乡的芦苇》。(板书课题)二、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三、学生带着疑问听录音朗读课文。1、播放课文朗读,学生边仔细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2、学生沟通汇报,老师适当点拨。四、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生字卡片,要求学生借助《字、词、句、段、篇》等资料自学生字。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让学生自由地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是采纳什么方法学的?师生共同评价。3、播放光盘”生字学习”,进一步读准字音,认清字形。4、学生分组讨论哪些生字的拼音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多笔少画。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6、进行用生字扩词竞赛,学会运用生字。7、学习多音字“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读课文。学生仔细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准确,并在自己喜爱的句子下面画横线。六、思考。理清文章条理,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分了几个部分来写?全文分了四个部分来叙述,首尾段落互相照应,表达“我”对故乡、对芦苇的怀念之情,中间部分先描写芦苇美景,再回忆童年趣事,文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七、课堂总结。学生举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讲得不到位的内容老师点拨。板书设计:17、故乡的芦苇写芦苇美景难以忘怀思念芦苇,怀念家乡忆童年趣事作业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幼想()扑实()池瑭()挟长()摇拽()胀篷()2、照样子,写句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例: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芦苇。我爱,尤其爱。我想,尤其想。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怀念家乡的情感。2、朗读文中的比方句、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一、巩固生字词,回忆课文大意。请小老师上台为其他同学听写生字。指名说说课文大意。二、精读课文,突破难点,体会感情。1、学生用开火车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自然段是“写物”?哪些自然段是“忆趣”?(第2-4节“写物”;第5-7节“忆趣”?)。2、分小组沟通课文主要是写故乡的芦苇美还是写芦苇给“我”童年带来的欢乐?(“写物”是为了“忆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忆趣”是课文的主要内容。)3、播放光盘,听课文朗读第2-4自然段,赏芦苇美景。(1)仔细听课文朗读。(2)说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如:①故乡的芦苇很多,很绿,很美。②“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漂亮的风景。”这句话中用了许多ABB式的叠词,而且还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