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原文及教案1.小学三年级语文《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原文1960年4月9日,中国登山健儿来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脚下,做好从北路登顶的各项准备。5月初,他们在海拔8500米处建立了“突击营地”。5月中旬,连绵的暴风雪停了,太阳的金辉把珠穆朗玛峰映照得晶莹夺目。5月24日清晨,中国登山队果断决定由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刘连满四人突击登顶。四名队员从“突击营地”向峰顶进发。经过5个小时的拼搏,他们终于来到被外国探险家认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这儿的岩壁又陡又滑,连一点儿可攀援的地方也没有。他们双手抠住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气向上爬。但是,没上几步又滑落下来。刘连满看到这个情景,立即蹲下身子,斩钉截铁地说:“快,踩着我的双肩上!”队员们犹豫了。眼下空气十分稀薄,站着不动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怎么能顶得起一个人呢?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队员们只好眼里噙着泪花,一个跟着一个,踩着他的双肩,攀上了绝壁。夜幕降临了。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突然下降了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随身携带的氧气越来越少,困难更大了。队员们借着雪光继续攀登。夜更深了,远处山下一片漆黑,他们离峰顶越来越近了,还剩下最后一段雪坡。尽管此时他们已经疲乏不堪,但看到峰顶就在眼前,征服世界第一峰的愿望就要实现,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他们一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一步,一步,坚韧地向上爬……啊,成功了!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峰顶,在世界第一高峰上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2.小学三年级语文《攀登世界第一高峰》教案【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内容,学会提问,并借助别人的帮助解决疑问。2.能运用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逾越、攀援、斩钉截铁”等。3.能写出“突然、疲乏”等词语的近义词。4.通过学习例句,理解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学着把句子补充完整。5.能选用“抠住岩缝、蹬着岩面、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咬紧牙关、屏住呼吸”等词语介绍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述:老师请大家猜猜:有一座山峰海拔高,景色奇,冠绝天下,被登山探险者们誉为世界上的“高山上的公园”。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珠穆朗玛峰)2.师:对,它是世界第一高峰,有很多登山运动员把登上这座山峰作为自己的目标,今日就让我们来认识一批首次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上山顶的中国的运动员们。板书课题:45、攀登世界第一高峰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有哪些人?在攀登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有哪些困难?什么时候攀登的……)根据学生的提问,老师提出学习要求。二、通读懂课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2)提出你的疑问,与小组成员讨论解决。(3)运用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词语:逾越、攀援、斩钉截铁。2.全班沟通学习情况。(1)分组分节读课文,评议。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组长汇报组内解决了哪些疑问?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师适时的请其他小组讨论解决、自己点拨、留待学完课文后解决等)(3)沟通理解词语的情况。3.师:课文的3、4、5小节详细描述了中国登山队的四位运动员的登山经过,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齐心协力成功地登上了峰顶。请大家齐读这三节,找找最令你感动的情节,组内沟通。4.指名沟通,并做相应的朗读指导。(1)读的形式多样化,做到熟读成诵。(2)根据学生沟通,板书重点词语:抠住岩缝、蹬着岩面、蹲下身子、踩着双肩、攀上绝壁、咬紧牙关、屏住呼吸5.选用黑板上的这些词语,介绍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1)组内介绍。(2)指名介绍,适时评议。6.齐读课文,再质疑问难。7.根据学生提问,可相应作课外延伸。(附有关资料在教案后)三、完成词句练习1.出示: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寒风猛烈地呼啸着,气温突然下降了许多。()此时他们已经疲乏不堪。()(鼓舞答案的多样)2.出示:读例句,想想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再把句子补充具体。例:这儿的岩缝又陡又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