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兔请客》说课稿《小兔请客》说课稿1一、说教材。《小兔请客》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在后面还要学习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运算的基础。“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舞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沟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起来,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沟通,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也培育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三、说重点、难点。1、重点:计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究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则是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运用了情境创设法、比较、迁移、归纳法及练习巩固、拓展延伸等教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方法。并对学生进行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法指导,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法指导及合作、沟通、探究学法指导。让学生在直接感触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掌握多样的计算方法,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五、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铺垫。2、故事导入。在一个很美很美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勤劳善良的小兔子……讲故事的过程中揭示并板书课题:小兔请客。多媒体出示主题图。本环节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1、探究加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老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关果子的数学信息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培育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提出问题,还要学会解决问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3)那么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先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之后,老师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沟通算法。(反馈计算方法。)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②因为2+3=5,所以20+30=50;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鼓舞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并把它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2、渗透应用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和鼓舞,同时提问,你们知道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都表示什么含义呢?鼓舞学生尝试回答,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初步的简单印象。3、学习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加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这时假如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