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品质的策略甘肃白银平川区王矿中学滕学武730917推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多年,我们的教学一直是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学会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是如此缓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深思,我们必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足够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力度和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指导,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教学始终不渝的目标。一、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的因素1、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师”,是课堂学习的“总导演”,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少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影响与压力,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有意无意的在对学生“授之以鱼”。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行为潜意识的依赖于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发挥。所以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观,克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与压力,彻底放弃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去教育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舞台”上的出色演员。2、现行教育的评价机制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从我国日前的教育状况来看,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仍然是以分数的多少,这种教育评价机制迫使教师在课堂上丝毫不敢放松向学生系统的传授知识。学生为了应考,便依赖于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也满足于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这样,应试教育就严重制约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真正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和内容。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造性、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氛围。二、自主学习能力与品质培养的策略1、增强学生对自主学习必要性的认识(1)、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人类已进入知经济信息时代,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目标。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真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认识到到:“人类已进入了终身学习的社会”,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想学,使自己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要求。(2)、自主学习是个体发展的主要途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说过:“自学是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与时俱增。课堂教学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捷径,但课堂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限制,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不断的去探索、感知、摄入、编码、储存新的信息,并逐渐构建起新的信息链接,形成新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终身受益,有利于终身发展。2、构建轻松和谐的自主学习环境教育理论认为,轻松和谐的环境能使人的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人的思维活动能达到最佳状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角色,要放下威严,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和自己一样平等,营造出一种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氛围,这样学生的心情才能舒畅,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才能得到张扬。3、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从某种意义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学习主动性能否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