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台农业发展情况一、榕台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福州是国家quot;两部一办quot;于1997年7月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quot;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quot;。20多年来,XX市立足区位优势,构建发展平台,不断推进试验区建设和榕台农业合作,实现榕台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近年来,榕台农业合作从种养等第一产业向产品加工、营销以及旅游休闲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从单纯的生产合作逐步向资金、品种、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科技人才等多领城、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发展。20XX年5月6日,《国务院关于支持XX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后,20XX年8月6日,XX市出台了《XX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把两岸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省委书记于伟国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五特”,其中之一就是特在闽台合作。这势必将进一步激发了台商来榕投资农业的热情,推动榕台农业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台资农业企业191家,其中加工类106家,种植类46家,养殖类33家,休闲旅游类6家。(附件1)(一)农业产业合作不断提升1、良种引进成果显著台湾良种引进优化了福州农业品种结构,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大大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优化了农业区域布局,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20XX年,仅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新引进台湾水蜜桃、木瓜、芦笋、芒果、杨桃、柠檬、日本锦鲤、台湾真柏、“富贵红”火龙果、黄金笋、“金钻”凤梨等农业优良品种24个,示范种植面积3800亩,带动发展了68家本地现代农业企业,充分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已安排就业人数达2万人以上(本地和外地),年增加农民收入亿元以上。2、技术引进内涵丰富全市累计引进种养和加工技术2500多项、设备1200多台第1页共6页(套),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农产品安全监测技术、台湾鲍鱼电解育苗技术等。其中机械化育秧、食用菌栽培加工、鲍鱼育苗、烤鳗加工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已在我市广泛推广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我市现代农业科技水平。3、农产品加工业呈现规模近年来,由于台商投资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来自台湾的增量资金、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有力推动福州农业产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进程。以水产业为例,20XX年仅XX县区水产品加工企业就有2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有19家,有13家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第三产业合作成为新亮点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增长,XX市休闲农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成立以来,XX市发展休闲农业“双管齐下”,一是积极引导在榕台资农场转型升级,二是引进台湾新的业主从事休闲农业。在第九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生态农业对接会”上,福清云中部落、连江开心农场、望江园、赶海一号、闽侯神龙谷等5家生态休闲农业企业与台湾南投县观光协会签订对接交流协议,XX县区休闲农业产业联盟与南投县观光协会签约,双方确立了以两岸休闲生态农业产业联盟为平台,两岸人员互派互访、共同开展特色农产品伴手礼行销等合作交流机制。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激增,榕台休闲农业合作成为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亮点。(二)人才交流不断深化一是两岸农业合作园区产生强大带动作用。福建是最早设立海峡两岸农业示范区的省份,福州的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国家级的台创园,自获批以来,吸引了110多位台湾从事农业的个体商户和台湾青年前来创业、就业,寻求合作,积聚效应明显。二是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成为农业人才交流主渠道。近几年来,台湾各级农会等农业团体和台湾高校、乡村建设规划与管理方面专家以及休闲农业业主频繁来闽来榕访问。20XX年至今,我市接待3批次59人来榕交流考察。福建农林大学已与台湾大学等7所台湾高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首创招收台湾农第2页共6页民到该大学就学及攻读学位;由台湾青创会负责的“闽台合作大学生创业圆梦工程”在农大落户。三是榕台农业科技人员交流日益深入。随着两地的科技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互访和学术交流发展成合作研究、共建试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