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抗心绞痛药抗心绞痛药一、心绞痛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心绞痛的概念和分类心绞痛的概念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综合征。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胸骨后部及心前区阵发性绞痛及闷痛,不典型表现则形式多样。心绞痛的分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发病机制心肌需氧量冠状动脉供血量血氧供需失衡导致心肌暂时缺血缺氧二、治疗心绞痛药物概况及其治疗目的?治疗心绞痛的药物一、硝酸酯类代表药: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二、b-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三、钙通道阻滞药代表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药物治疗目的缓解症状;缩小梗死范围;减少心绞痛病死率治疗关键:心肌耗氧量;冠状动脉供血量;恢复氧供需平衡三、硝酸甘油的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1.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代表药: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药理作用1、舒张全身动静脉。心脏负荷减轻,心肌耗氧减少。2、对较大冠脉的舒张作用,增加心肌缺血区的血流量。作用机制硝酸酯类模拟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1、降低心肌耗氧量2、舒张心外膜血管1.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代表药: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应用:1、预防及治疗各类心绞痛;2、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治疗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及耐受性1、血管舒张反应脸部、颈部发红搏动性头痛升高眼内压(青光眼禁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晕、晕厥)2、加重心绞痛发作(大剂量)3、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超剂量)4、耐受性(连续用药)注意事项1、嘱病人舌下含服或轻嚼碎后含化2、嘱病人服药后平卧1-2h(避免体位性低血压)3、为克服耐受性,采取下列措施:调整给药剂量采用最小剂量,间歇给药补充含巯基药物(卡托普利、甲硫氨酸)四、普萘洛尔的作用、机制、应用及其注意事项?2.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propranolol)药理作用1、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区血流量2、抗氧化作用3、抗凝作用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b受体阻断作用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临床应用适用于劳力性心绞痛,对伴有高血压、快速型心律失常者更适用,可缩小心肌梗塞范围。与硝酸酯类合用治疗心绞痛可增加疗效。硝酸甘油和普奈洛尔合用的意义1、协同作用通过不同方式,心肌耗氧量降低,增加供血注意:用时剂量应偏小,以避免过度降压。2、取长补短⑴普奈洛尔取消硝酸甘油的反射性心率增加⑵硝酸甘油缩小普奈洛尔的心室容积扩大趋势和冠状动脉收缩倾向。注意事项1、禁用于变异型心绞痛2、禁用于血脂异常患者3、不能突然停药或漏服,久用停药应逐渐减量(防止反跳现象)4、饭前服用(食物能延缓吸收)5、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五、硝苯地平的作用特点?钙拮抗药代表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药理作用1、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Ca2+内流,舒张阻力血管,后负荷降低,心肌收缩性减少,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减少2、增加缺血区血流量扩张冠状动脉,解除血管痉挛,增加侧枝循环3、保护心肌作用防止缺血心肌细胞钙离子超负荷,避免心肌坏死六、临床用药原则?临床用药原则1、迅速救治急性发作硝酸甘油首选2、长期用药防治⑴硝酸异山梨酯:三型均有效⑵b受体阻断药:稳定型,禁用于变异型⑶钙通道阻滞药:三型均有效,主要用于变异型3、合理配伍提高疗效硝酸甘油+b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b受体阻断药4、选择最佳给药时机稳定型(上午发作):早晨用药变异型(休息睡眠时发作):睡前用药第二十三章抗心肌缺血药一、单选题1.关于硝酸甘油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B.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C.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D.降低室壁张力及耗氧量E.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2.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不宜应用()A.硝酸甘油B.普萘洛尔C.维拉帕米D.硝苯地平E.硝酸异山梨酯3.常用于终止心绞痛发作的药物是()A.硝酸甘油B.普萘洛尔C.硝苯地平D.阿替洛尔E.硝普钠4.下列哪项不是硝酸甘油的不良反应()A.心率加快B.搏动性头疼C.眼压升高D.体位性低血压E.支气管哮喘5.对伴有心律失常的心绞痛的患者最好选用()A.硝酸甘油B.普萘洛尔C.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