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VIP免费

药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_第1页
1/4
药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_第2页
2/4
药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_第3页
3/4
药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及学习体会姓名:工作单位:思考题:1.简述F类(familial)反应。答:即家庭性反应,某些不良反应仅发生在那些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代谢障碍的敏感个体中。一些较常见的家庭性障碍有苯丙酮酸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1酯酶抑制剂缺陷,卟啉症和镰状细胞性贫血。2.简述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程度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轻度不良反应:指轻微的反应或疾病,症状不发展,一般无需治疗。中度不良反应:指不良反应症状明显,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中度损害。重度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3.简述药物基因组学。答:基因组(genome)是指生物体单倍细胞中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包括所有的基因和基因间区域(即编码区和非编码区)。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研究人类基因变异和药物反应的关系,利用基因组学信息解答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反应存在差异的原因。4.简述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答:药源性疾病的治疗原则:若怀疑出现的疾病是由药物所引起、而又不能确定为某种药物时,首先是停止应用的所有药物。这样不但可能及时制止药物继续损害机体,而且有助于诊断。停药后,临床症状减轻或缓解常可提示疾病为药源性。此后根据病情采取治疗对策。由于药源性疾病多有自限性特点,停药后无需特殊处理,待药物自体内消除后,可以缓解。症状严重时须进行对症治疗,如致病药物很明确,可选用特异性拮抗剂。若是药物变态反应,应将致病药物告知病人,防止日后再度发生。学习体会:一、学习本年度专业科目的主要收获。答:通过本年度专业科目的学习,收获如下:1.药物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概念;药物不良反应分型及特点;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药物不良反应在药物安全性评价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义、监测目的、监测流程和监测方法;药物不良反应程度的分级标准及因果关系评价原则;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范围、不良反应通报;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现况及进一步发展方向。3.加强药物安全信息的收集和交流能力;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诊断、治疗原则;通过新技术(如: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基因组学、基因芯片)掌握个体化用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4.药源性疾病的概念;熟悉常见药源性疾病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原则;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理解与认识。答: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如表现为皮肤附件损害(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等。A.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B.药物不良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它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药物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含义不同。一般来说,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而药物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此反应不能肯定是由该药引起的,尚需要进一步评估。C.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1:药品副作用也叫副反应。例如阿托品治疗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时,会出现口干与视力模糊等副作用。通常作用广泛的药物即选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较多,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该尽量选用选择性较高的药物。如果患者服用某药,副作用较重,应考虑换药。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注意观察,如疗效、副作用不明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更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药学2013年专业科目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