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按国家标准)1.概述:药品生产技术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医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发、生产、销售、应用和管理药物制剂的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的任务包括:研究、发现和生产药物及其制剂;阐明药物的作用及机理;制定药品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合理使用药物;监督和管理药品等。药品生产技术事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一方面,药品与人民生命健康休戚相关,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延长人类平均寿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民众的重视;另一方面,药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我国,受庞大人口基数及老龄化趋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用药需求提升、国家药品战略安全、医药产业经济迅速增长等因素推动,药学类专业人才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药品生产专业培养与药物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管理、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等相关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适用专业及专业代码2.1适用专业:药品生产技术2.2专业代码:5902023.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药物制剂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制剂设计与制备、生产与应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4.培养规格4.1学制三年4.2参考总学分140---1804.3专业类人才培养基本要求4.3.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学生应达到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创新和创业意识、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3.2业务方面(1)掌握药品生产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与药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2)掌握药学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生产技术、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受到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参与药物研发、生产、流通、管理、质量控制、药品应用的基本能力。(3)掌握药学相关方面的知识及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药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熟悉药事法规、政策,熟练应用一门外语。4.3.3体育方面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心理健康。5.师资队伍5.1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要求(新开办专业准入要求)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应具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师数量以及符合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师资结构。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生师比应≤18。对于新开办专业,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15人。在校生数大于100人时,每增加20名学生,至少相应增加1名专任教师。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每1万实验教学人时数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专任教师中4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10%。5.2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应有具备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学术造诣较高的药学类专业负责人。专业核心课程教师中60%以上必须具备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技术三门课程每门至少有1名具有药学类学历教育背景及副高、高级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药理学课程至少有1名具有医学或药学学历教育背景及高级职称的课程负责人。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专任全职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三年平均发表本专业教学论文、学术论文或主编(或副主编)正式出版教材数至少达到人均1篇(部)上。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技术、药理学课程负责人要有相应的科研方向,具有主持院级、市级及以上药学科研项目的经历。5.3教师发展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教师素质持续提升。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应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资深教师传帮带、集体备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