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2、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究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口算引入1、计算:140×3+280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学生练习,指名板演。2、今日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教学新课1、学习例题。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1)请学生读题,老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2、试一试:150+120÷6×5。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48÷4+2×448÷4+20÷448-4+2×448+4+2×43、“想想做做”5。学生先列式解答,再沟通、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6。篇二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除法和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我根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教法学法: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纳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讨论沟通和小组合作法,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采纳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了学生独立猎取知识的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内沟通从题目中获得的数学信息,说说解题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独立列式计算,沟通计算顺序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出示7×6+24,指名学生板演计算,总结运算顺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课件出示例2.(3)找出例2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4)在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择“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来讨论。二、学生沟通、合作、探究、归纳方法。(1)鼓舞学生探究师:关于这一节的问题,每个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老师想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解决,依托小组的力量,先独立思考,再沟通分享自己的观点。生: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沟通,老师参加其中收集信息。(2)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内的发现,老师补充,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步骤,和书写格式。(3)及时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