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集镇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章总论人民政府集镇改造工程项目第1章总论项目名称:项目责任人:联系地址:邮政编码:1.1概述1.1.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x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XX)》2、《xxx县给水规划》(2006~20XX)3、《xxx县排水规划》(2006~20XX)4、x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建设部共同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护法》8、《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9、《水土保持工作条例》10、《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3)11、《xxx县统计年鉴》(2007)12、建设单位委托书1.1.2研究内容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第1章总论2、发展前景与开发需求分析;3、项目建设方案的确定及建设条件分析;4、工程建设方案的确定;5、项目经营管理方案的确定;6、项目实施计划;7、项目投资估算;8、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9、项目投资风险分析。1.2项目研究概况1.2.1项目背景及必要性xxx镇位于xxx县城东北部,东与xxx镇接壤,南隔xxx河,第1页共4页与xxx镇、xxx镇相邻,北临xxx河,与xxx及xxx县xxx镇隔河相望。该乡下辖11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落水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全乡共有8242户居民,34239人口。近年来,在县域经济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xxx镇的经济已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由消费升级带动的高成长产业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它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也扩大了市场化投资的空间,进而支撑了县域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在对xxx镇总体调整的基础上,为有效的贯彻集镇总体规划意图,结合该地区的发展现状,本着“适度超前,全面统筹”的原则,从功能、布局、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重视集镇意识的创造,并以整体的环境观来整合相关的建设要素和管理要素,完善功能,体现集镇特点。全面提升集镇品质,打造樊集新集镇。第1章总论因此,加强集镇改造,适应经济的发展已显得尤为迫切。1.2.2土地开发前景及需求分析1、规划背景随着集镇经济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片区面临功能转换和品质提升的迫切需求,空间拓展成为建设的必然选择。建成用地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是发展居住、文教、公共设施的理想空间,集镇周边乡镇开发建设逐渐形成规模,这些将进一步带动本片区的发展,xxx镇集镇改造的条件已经成熟。2、规划范围第一道路工程康庄大道,建设道路长度2100m,建设道路宽度12m、厚度0.3m。第二供水工程新打深水井1座。集镇管道,建设长度3670m,管径Φ110。第三排水工程一、喻滩路(沿河路——人民北路),建设长度780m×2。二、沿河路(菜场路——喻滩路),建设长度600m。三、粮苑路(菜场路——康庄大道),建设长度第2页共4页250m×2。第四亮化工程实施育才路、粮苑路、沿河路、喻滩路、人民北路计4270m道路路灯架设工程。项目的研究范围包括道路工程、供水工程、排水工程、亮化工程。项目的实施包括道路新建、绿化、路灯、便道、给水管线、煤气管线、电网入地、排水及道路交通设施,其他的管线由各自的主管单位随着道路的建设同时施工。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统一考虑,统一估算投资。3、自然条件第1章总论(1)气候条件xxx镇处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湿润多雨,年均降雨量994.6毫米,年均气温13.9℃,无霜期211天,是典型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2)地貌水文地形皆为平原。废黄河夺淮以后,携带的泥沙经海潮、风浪作用沉积而成,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废黄河老堆向南,地势逐渐倾斜。最高处在废黄河两岸高地,高程一般在海拔5米以上,最高处海拔达11米,一般海拔在0.6-1.0米,最低处仅为0.5米。(3)土壤植被xxx镇位于xxx县城东北部,东与xxx镇接壤,南隔xxx河,与xxx镇、xxx镇相邻,北临xxx河,与xxx及xxx县xxx镇隔河相望。该乡下辖11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落水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全乡共有8242户居民,34239人口。本地区地貌类型为滨海海积平原。土性主要为亚粘土、亚矿土、轻亚粘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