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管理方第一节谁是管理方一、管理方的概念管理是指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置、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与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方是指在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雇主协会注: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取职权3)职权自上而下逐级授予二、雇主与雇主协会(一)雇主的含义雇主的英文“employer”(在我国也称用人单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二)雇主协会的定义是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注1)区分雇主协会与纯粹的行业协会2)雇主协会是由法人而不是自然人组成的协会(三)雇主协会的类型(1)在地区协会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雇主协会,如德国雇主联合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2)有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产业的全国协会,如英国的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3)由同一地区企业组成的地区协会。如英国的西英格兰毛纺织业雇主联合会,广州市企业协会、广州市企业家协会分别成立于1984和1985年(四)雇主协会的作用主要作用是在集体谈判中支持会员组织,维护雇主利益,并积极游说政府和议会。具体讲雇主组织主要从事四种活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第二节管理方的角色理论一、新古典经济理论(一)主要内容管理方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利润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二)评价该理论主要强调企业效率及生产率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指出使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2.新古典经济理论将生产效率等同于盈利,从而忽视了劳动关系中的“政治”方面;3.新古典经济理论建立在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理人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管理思想之上;4.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性;5.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解释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在决策过程的作用。上述五个方面又演变出五种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劳动过程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决策过程理论与战略选择理论。二、权变管理理论(一)主要内容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最适合1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权变管理理论的最大特点是:(1)强调根据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管理机制;(2)把一个组织看作社会系统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的活动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二)评价权变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它为解释企业职权结构以及雇主的劳动关系政策与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三、劳动过程理论(一)主要内容该理论假定企业的利润是以最小成本榨取工人的最大产出获得的。工人的反抗引发管理控制问题,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在《劳动与垄断资本》中提出。分割工作任务,使传统上由熟练工人掌握的技能外部化。这一实践带来两个后果:1.降低生产过程所需的技能,从而降低资方对熟练工人的依赖程度。2.管理者对工人的生产方式与生产进度的控制程度更强,从而防止工人抵制生产,保证产出水平。工业管理与科学管理意味着以更低的工资水平换取更大的劳动量。(二)评价对该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降低生产所需技能受到普遍质疑。2.布雷弗曼的理论只考虑管理方对工人的直接控制,而忽视管理方对工人的间接控制。四、利益相关者理论(一)主要内容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组织被看作是利益相关者的结合体,各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资源并获取相应回报。(二)评价利润最大化是管理方政策与实践的首要目的。五、决策过程理论(一)主要内容又被称为“有限理性”理论,该理论对管理方都是理性人提出了质疑,认为:1.管理方的所谓理性行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企业内普遍存在的管理权术,对“管理方是理性人”这一命题构成挑战。3.管理方容易受当前流行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