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气象服务大会发言同志们:一、气象部门扎实工作,为崛起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主动作为,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著。面对洪涝、低温雨雪冰冻、龙卷风、冰雹、干旱等灾害,气象部门主动服务、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应对这次自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情过程中,气象部门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抓住有利时机,成功实施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全市降雨量在30mm左右,部分地区达到了40mm,基本解除了旱情,打赢了这场抗旱保苗攻坚战。二是气象为农服务成绩突出。气象部门围绕粮食生产,制作农用天气预报、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粮食丰产丰收。突出抓好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两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传播机制,大力推进为农服务十项重点工作,农村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农网、淮海农资网提供的农业信息服务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试点建设的“农村气象预警自动定向广播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受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三是气象保障服务扎实有效。近年来,我市先后举办了五届海地区农资博览会、四届灵璧石国际文化节、砀山梨花旅游暨民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各级气象部门主动服务,准确把握需求,通过气象服务专刊等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及组委会提供针对性强、专业水平高的气象服务产品,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二、立足实际,认真履行气象公共服务职能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农业强市,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旱涝、大风、冰雹、冻害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充分认识市情的基础上,研发第1页共3页出内容更加贴近需求,手段更加多样化,覆盖面更加广泛,产品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找准气象为农服务的立足点,抓住气象为农服务的着力点,选好气象为农服务的切入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在决策气象服务上下功夫。要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完善和规范决策服务产品,推进决策服务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要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重点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的天气及重要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预报会商、预警信息发布和多部门联动。加强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工作,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全过程的灾前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恢复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各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完善联动机制。为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社会活动等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二是要在公众气象服务上下功夫。要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丰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大服务覆盖面,实现气象预警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要以农网为依托,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建设,扩大作业规模,推进人工影响天气由应急作业向主动防御作业转变,提供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进一步发挥气象在粮食增产工程中的安全保障作用。要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不断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的防御体系。三是要在专业气象服务上下功夫。要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联合有关部门构建专业气象服务平台。重点加强农业、林业、水文、交通、旅游、医疗健康、电力等专业气象服务,特别是要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关键农事季节的气象服务,发展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第2页共3页生产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