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人民银行表外理财纳入MPA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表外理财纳入MPA的影响202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开展MPA评估时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以合理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管理。此次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这一举措将给银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下一步银行业又将如何应对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从业者面前。银行理财业务的演化及存在的问题第1页共15页银行理财业务本应是商业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安排。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为客户供应资产管理服务,按约定收取管理费,投资风险由客户自身担当,是典型的表外业务。随着银行业监管的日趋严格,为优化监管指标、满意监管要求,一些银行起先将部分表内资产转移至理财,实现;资产出表;。以对企业放贷为例,在信贷规模的限制下,银行可以找信托公司为该企业设计一个信托安排,然后用银行理财资金去购买该安排,从而实现对企业的放贷,进而;资产出表;。还有些银行将理财资金干脆购买自身的第2页共15页信贷资产,这种状况下,理财承接了表内的资产,已经脱离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逐步演化为影子银行业务。这也就是央行所说的;理财底层资产的投向主要包括类信贷、债券等资产;。表外理财业务与表内信贷发挥着同样的'信用扩张作用,但却游离在监管之外。此外,现实中我国的理财业务也普遍存在;资金池;操作,即银行全部的资金来源(存款、同业负债、发债资金等)汇合在一起运作,投向各类资产(信贷、存放同业、债券投资等),资产与负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虽然银行理财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融资模式方面发挥着主第3页共15页动作用,但其过大的规模和过快的增速也蕴含着较大的风险,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风险的暴露速度可能更快、涉及面更广。目前来看,理财业务风险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杠杆率过高,理财业务可以通过场内债券回购、分级基金等方式提升杠杆水平,部分甚至通过代持、抽屉协议等模式进一步放大杠杆,加大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二是投向困难,理财资金经过层层通道,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投资,甚至包括风险极高的恶意收购融资;三是存在;刚性兑付;风险,由于理财业务的;资金池;操作,表外理财难以真正做到客户自担风险。当出现风险时,银行仍会动用表内资产解决,并未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第4页共15页此外,从投资者教化角度来看,中国老百姓还无法完全接受;风险自负;,在社会稳定面前,理财业务也不敢贸然打破;刚性兑付;。将表外理财纳入MPA的缘由分析央行MPA考核主要包括资本和杠杆状况、资产负债状况、流淌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和信贷政策执行七个方面,每项指标100分。其中,广义信贷考核属于;资产负债状况;的子项目,分值为60分,对于系统重要性机构来说,若广义信贷余额增速与当前M2增速之差不超过20个百分点,则可以得60分,若超过20个百分点,则为零分。同时,表外理财关系着宏观审慎资本足够率的测算,;资第5页共15页本与杠杆状况;则是MPA考核的核心,有一票推翻权。依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22年上半年)》的数据测算,25万亿元日均理财余额须要计提1.6万亿元资本,这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不仅限制了银行广义信贷的增速还对银行资本足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央行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还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自2022年7月26日中心政治局会议后,我国政策层面起先集中全力;抑制资产泡沫;。2022年末召开的中心第6页共15页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央行此次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也是要摸清表外理财底细,掌控理财风险防范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限制广义信贷增速。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调整好货币闸门。央行通过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可有效限制广义信贷增速,使其保持在合理空间。依据MPA考核体系,金融机构广义信贷增长幅度越大,就越须要持有更多的逆周期缓冲资本。假如广义信贷增速保持在30%,则对应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