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代理成本对财务控制的影响及对策[摘要]第三类代理成本是由于第三类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而产生的,即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因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成本。在第三类代理成本涵义的基础上,阐释第三类代理成本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影响,并按照降低代理成本的要求,对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提出对影响内部财务控制环境的因素进行制度规范,按第三类代理成本最小化原则,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组织机构、设计控制指令的传导方式,把内部审计机构纳入经营管理者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等对策。[关键词]第三类代理成本;内部财务控制一、第三类代理成本的涵义按照詹森和麦克林(jensenandmeckling,1996)的定义,代理成本是指委托人为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需要通过严密的契约关系和对代理人的严格监督来限制代理人的行为,而这需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被称为代理成本。从经济性质来看,代理成本的组成内容包括委托人的监视费、代理人的担保费和剩余损失三部分。从公司治理角度,严若森(2005)认为代理成本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代理成本由所有者与经营等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产生,是在投资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中总的价值减少;第二类代理成本发生在不同出资者之间,是大股东与小股东、股权投资人与债权投资人之间利益冲突与博弈产生的公司总价值的减少。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从终极出资者到最终财产使用者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类委托代理关系,即企业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该类委托代理关系层级包括董事会与经理层、总经理与职能部门、子(分)公司与其他分支机构、子(分)公司与下属机构和职工。按照第三类委托代理关系,第三类代理成本可定义为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之间因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成本,主要包括对下属监视费用、下属“懒惰”所致的价值减少、下层管理者超额支出、下层管理者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所致的企业价值减少、激励下属的奖励支出等。二、第三类代理成本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影响(一)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绩效影响在发挥和提升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绩效方面,第三类代理成本发挥着以下影响:1.控制企业下属各层级财务收支活动降低第三类代理成本,要求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严格按国家法律法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组织财务活动,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因此,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要将下属财务收支行为的合法合规作为其主要控制标准。2.控制企业下属的预算执行第三类代理成本主要发生在下属经营管理者的日常经营行为及其财务活动中。实行年度预算管理制度,可以较好地规范下属经营管理层的财务收支,减少企业的第三类代理成本总额。因此,控制企业下属年度预算的执行,应成为内部财务控制机构的主要日常工作。3.控制下属经营管理者和一般员工下属经营管理者和一般员工不当取得个人利益是第三类代理成本的组成内容之一。为此,内部财务控制制度要用制度规范检查、监督下属经营管理者的财务行为,对其财务决策进行监督和考核。4.对层层代理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控制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目标是保证企业整体财务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最高管理层需要对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的层层代理关系进行规范和校正,以降低其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造成的企业价值损失。(二)对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特点的影响1.第三类代理成本决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作用范围是一个封闭式的运行系统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者权益控制、投资控制、筹资控制、分配控制和内部成本费用控制。其控制的结果是通过内部财务控制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这些成本费用都受制于第三类代理成本。各层次财务控制机构和人员都同处于一个企业中,围绕着内部的各层次职能部门和管理机构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控制,执行并向下层传递上层的指令。同时,把财务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反馈给上层,促使上层调整财务会计政策和控制指令,再通知下层执行,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封闭的运行系统。2.决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关键是保证下属的财务行为不发生偏离下属不同层级经营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造成的财务损失或代价是第三类代理成本的主要部分。内部财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