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免疫电泳技术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题)1.免疫电泳中电流的作用是:A.改变抗原抗体的运行方向B.抑制抗原、抗体的扩散C.加速抗原、抗体的扩散并规定其运行方向D.使沉淀弧更明显E.使沉淀弧位置离待测孔更远些,以便观察2.电渗是指:A.电场中抗原相对于抗体的移动B.电场中缓冲液离子对固体的相对移动C.电场中抗原对固体的相对移动D.电场中抗体对固体的相对移动E.电场中液体对固体的相对移动3.免疫电泳时,常用的琼脂糖凝胶载体的浓度是:A.0.5%B.0.5%-0.8%C.0.8%-1.0%D.1.5%E.2.0%4.对流免疫电泳的原理是:A.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B.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C.单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方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D.双向免疫扩散与两相反方向的规律改变的电流相结合的免疫扩散技术E.抗原、抗体反应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术的统称5.对流免疫电泳中,若待测抗原在阳极侧孔,已知抗体在阴极侧孔,抗原、抗体泳动方向分别是:A.抗原向阳极侧泳动,抗体向阴极侧泳动B.抗原向阴极侧泳动,抗体向阳极侧泳动C.抗原、抗体均向阳极侧泳动D.抗原、抗体均向阴极侧泳动E.抗原向阴极侧泳动,抗体一部分向阴极侧泳动,一部分向阳极侧泳动6.对流免疫电泳中,泳向阴极侧的Ig是:A.IgG1,IgG2B.IgG3,IgG4C.IgG1,IgG3D.IgG1,IgG4E.IgG2,IgG47.对流免疫电泳可测出的蛋白质抗原的浓度可达:A.mg/mlB.μg/mlC.ng/mlD.pg/mlE.只能定性,不能定量8.火箭免疫电泳的特点是: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状如火箭的沉淀峰B.电泳时间大大缩短C.灵敏度有极大的提高D.电流逐渐减小E.电流方向有规律地改变9.火箭免疫电泳中,抗原、抗体的泳动方向是:A.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阴极泳动B.琼脂凝胶中的抗体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动C.琼脂凝胶中的抗原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阴极泳动D.琼脂凝胶中的抗原不移动,样品孔抗原向阳极泳动E.抗原、抗体均向正极泳动10.火箭免疫电泳中,待测抗原的量与下列哪项呈正相关?A.沉淀峰宽度B.沉淀峰面积C.沉淀峰高度D.沉淀峰高度的对数E.沉淀峰高度的平方11.火箭免疫电泳时,沉淀峰顶部呈不清晰的云雾状提示:A.抗原不纯B.抗体不纯C.抗原过量D.电流过大E.电泳未达终点12.免疫电泳适宜于:A.蛋白质定量B.蛋白质分子量分析C.蛋白质纯化D.蛋白组分分析E.蛋白质浓度测定(二)、A1型题(否定题)1.相对其它免疫电泳,下列哪项不是免疫固定电泳的优势?A.分辨力强B.敏感性高C.操作需时短D.能准确定量E.结果易于分析(三)、B1型题(配伍题)问题1~4A.免疫电泳B.对流免疫电泳C.火箭免疫电泳D.免疫固定电泳E.免疫印迹技术1.单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2.双向免疫扩散与电泳相结合的技术3.区带电泳与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技术4.区带电泳与免疫双扩散相结合的技术二、填空题1.免疫电泳技术是()和()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化学分析技术。2.免疫电泳主要应用于()和()等方面。3.蛋白质在电场中的泳动方向与其pI和缓冲液的pH有关,在pH8.4以上的缓冲液中,大部分蛋白质将向()泳动。4.火箭免疫电泳中,若保持抗体浓度不变,则待测抗原的量与()呈正相关。三、名词解释1.免疫电泳技术四、简答题1.简述对流免疫电泳的基本原理。2.简述火箭免疫电泳的基本原理。3.简述免疫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4.简述免疫固定电泳的基本原理。五、论述题1.常用的免疫电泳技术有哪些?进行血清中M蛋白的鉴定与分型应选择哪种技术较合适,并简述其具体操作步骤。标准答案一、选择题(一)、A1型题(标准题)1.C2.E3.C4.B5.E6.A7.B8.A9.B10.C11.E12.D(二)A1型题(否定题)1.D(三)、B1型题(配伍题)1.C2.B3.D4.A二、填空题1.琼脂内电泳免疫扩散2.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的分析正常和异常免疫球蛋白的识别与鉴定3.正极4.沉淀峰的高度三、名词解释1.免疫电泳技术是琼脂内电泳与免疫扩散相结合的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方法。四、简答题1.对流免疫电泳实质上是定向加速度的免疫双扩散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琼脂板上打两排孔,左侧各孔加入待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