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浅谈生猪疫病防治工作VIP免费

2024年浅谈生猪疫病防治工作_第1页
1/3
2024年浅谈生猪疫病防治工作_第2页
2/3
浅谈生猪疫病防治工作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而生猪的养殖在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保障猪群的健康,必须做好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对如何做好生猪疫病的防治工作作出简要的分析,希望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关键词:生猪;疫病;防治;养殖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发生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这不仅会危害生猪产品的质量,导致生猪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生猪疫病防治工作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只有不断地提高生猪疫病防治工作的效率,才能够降低生猪发生疾病的概率,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确保人类的健康不会受到侵害。1鉴别生猪染病的方法1.1通过行为进行鉴别。一般在生猪健康无患病的情况下,尾巴会呈现摇摆的状态,并且对周围的环境也会警觉,如果一旦受到刺激,猪会出现高昂的叫声。在进食方面,健康的成年生猪则会表现为好吃好睡,并且采食量大,如果有陌生人接近,猪会十分的敏感,并且用眼神进行注视。猪尾的摆动是猪健康状态的象征。在生猪患病的时候,会表现为精神萎靡、行动迟缓、食欲废绝,比较喜欢趴卧在一处不动,背脊呈现僵硬状态,尾巴不在摆动,呈下垂状。1.2通过肤色进行鉴别。健康猪的皮肤细腻,肤色光亮、有光泽,同时猪的身体十分强壮。在生猪发生疫病的时候,皮肤则会变得十分粗糙,肤色暗淡,有肿胀的现象出现,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皮肤溃疡,皮肤缺乏原本应有的弹性,在发生这种状况的时候,应该对猪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确诊猪是否患病。1.3通过面部以及其他症状进行鉴别。健康的生猪,鼻盘会呈现潮湿的状态,并且眼睛炯炯有神,头部和颈部十分灵活,呼吸也很正常,平均呼吸15次/min。而患病的猪,会有黏液从鼻孔流出,眼睛无神,甚至眼角出现红色,头部和颈部也会出现下垂的现象,同时,病猪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急促的第1页共3页现象,在生猪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基本可以断定已经患病[1]。此外,健康猪的叫声都比较高昂,睡觉的时候喜欢用侧卧的姿势,而患病猪的叫声则会比较沉闷,并且伴随呼吸困难或者呼吸较快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生猪已经患病。2生猪疫病防治措施2.1完善生猪的饲养管理方法。通常情况下,生猪的疫病防治工作都是在猪舍内完成的,但是在规模化的养殖场中,一般饲养密度都比较高,如果一旦发生疫病,很容易使疫病发生规模的感染,进而危害生猪的健康,严重损害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应该完善饲养管理的方法,积极改善猪舍的生活条件,为生猪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要注意猪舍内的通风和保温,做好防暑降温以及防寒保暖工作,并且要科学合理的规划饲养密度,从而有效地降低发生疫病的概率。此外,在饲养方面,要保持日粮的全面及均衡,禁止向猪饲喂过期、发霉的饲料,提高猪的饲料转换率。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生猪的应激能力,应进一步完善日粮的平衡[2],可以在饮用水或者饲料中适当的加入一些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2.2建立严格消毒制度。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进行全面的消毒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所以应该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且积极落实,从而有效地降低生猪发生疫病的风险,提高生猪的质量。首先,应该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防治细菌的滋生,为生猪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也要对生猪所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避免发生感染的现象。其次,饲养人员在进入生产区的时候要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在进入工作区的时候,饲养人员应该佩戴专门的服饰、帽子以及鞋子等,经过消毒处理再进入到生产区,防止人员将病毒带入到生产区中。在工作完毕后,工作人员应该将穿过的衣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再进行自身的消毒处理,完毕后方可离开生产区。严格的消毒制度才能有效地预防生猪疾病的发生,为猪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2.3无公害化处理方式。一旦发现生猪疑似患病的时候,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立即隔离处理,然后请专业能力过硬的兽医团队进行诊断与治疗。在这期间,生猪的隔离区必须要保持干第2页共3页净的卫生,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执行消毒工作,对于治疗生猪时所使用的针头以及其他用具必须要经过高温处理才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浅谈生猪疫病防治工作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