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审计工作安全理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信息公开和网络扩域,社会各界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合法、真实、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安全已摆上重要位置。树立审计安全观,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审计安全观,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形成抗御外界影响的安全理念、安全状态和安全行为,做到审计监督有效、服务提质、保障有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主体树立审计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责任行政、廉洁从政,保障审计全过程在高度安全环境下开展,取得符合客观实际的审计效果。二是审计客体出具的财政财务和经营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审计部门的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切实做到承诺有矩、有据可查、事实清楚。三是审计环境有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宣传氛围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被审计部门和单位的主动支持,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为审计安全提供了和谐环境。可见,上述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是审计部门和审计工作者树立审计安全观的基本前提,是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的现实要求。审计监督的公开性,迫切需要审计部门树立审计安全观。近年来,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要求审计部门公开工作信息,包括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内容。可见,审计安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公开是第一需要、不公开是特例作为检验审计部门敢于作为、善于作为的基本尺度。为此,各级审计部门和审计工作者都要牢固树立审计安全理念,确保审计工作安全高效。经过25年的发展历程,审计工作不断取得了新成就,审计环境、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对审计工作都有了新的认识,对审第1页共2页计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新的谋划,对审计工作的现实条件进行了新的提升;审计工作的计算技术提高、现代知识广泛运用、网域手段使用。等等,这些为审计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审计部门只有树立审计安全观,才能完成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第一要务的历史使命;保证国家利益是国家审计永恒主题的历史责任;才能高度关注财政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国有资产安全和环境安全。要把审计安全作为一种常态常抓不懈。不论在审计宣传、信息推介,还是在网域交流、政务公开方面都要密切关注审计安全问题;不论是在审计过程、方法论证,还是审计公示、结果利用方面都要密切关注审计质量问题;不论是在收集审计证据,还是在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方面都要密切关注审计风险,做到质量、安全和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审计安全理念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