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馆员的责任感与专业服务精神:如何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摘要。图书馆员的责任感和专业的服务精神是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最能凸显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协调统一。文章深刻分析了图书馆员责任感和专业服务精神的培育,认为图书馆员的责任感应赋予时代精神,进而探讨了图书馆员专业服务精神的培养途径。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员;责任感;服务精神中图分类号:g4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XX)18-0139-03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承担者和实现者,是收集、整理、组织、传播信息以及管理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其职责工作重点是管理、实施、决策指导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图书馆员制定策略,使图书馆和信息服务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建立或完善信息采集系统,扩大信息收集渠道;组织信息资源,开发馆藏,引导读者充分利用藏书。传统观念中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象牙塔中的清静之地,图书馆员不是“皇亲国戚”就是老弱病残,认为只要把书放好就是尽职尽责,没有职业危机感,时至今日,这样的想法与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一、图书馆馆员责任感的培育责任感是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多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的道德判断。图书馆员的责任感是忠于职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心理基础,它直接和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责任相联系,是图书馆员基于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道德责任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力图履行职业道德职责的心理倾向和相应的情绪体验,它来自对图书馆员的道德要求,有什么样的道德要求就有什么样的责任感,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图书馆员的责任感是图书馆职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第1页共4页角度反映了道德的内涵和价值,可以说,图书馆员道德责任的强弱与否关乎着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成败。1.图书馆责任感应与社会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然而,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特别是在信息领域,弱势群体更难以享受公平接受信息的待遇。因此,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将“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服务提供能够均衡地使各个行业、各个阶层人员享受到,使每个公民都能从中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成为提高中国文化竞争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作为信息传播的枢纽,有责任缩小、消除数字鸿沟对个人生存、社会发展、国家前途的巨大影响,这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社会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公民的最好体现。图书馆员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理论、熟悉各种文献检索方法、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还要在消除信息鸿沟、保障知识共享和知识自由的权利、构建和谐信息坏境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2.图书馆员的责任感应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相统一。随着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图书馆员在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中应当逐步树立起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意识和思想观念。责任感培育应当与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通过责任感培育,使每一个图书馆员都成为职业道德的践行者、监督者和推动者,使每一个图书馆员的社会行为都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调节、控制、激励和约束。促使图书馆员养成责任重于一切的良好道德风尚,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3.图书馆员的责任感应与塑造完美人格相一致。所谓人格是指具有良好的知识素质、突出的能力素质、完善的道德素质以及健康的情感素质,人格是人的非生理性属性,是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同外部环境交互作用逐步内化和构建形成的。外部的各种环境条件从总体上规定着人的生活条件、生产方式、制度第2页共4页规范和文化资源存量,因而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员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图书馆员较高的责任感不仅依赖于日积月累的教育,还与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良好的道德环境对图书馆员责任感的培育至关重要。图书馆员责任感培育应当贯穿于图书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