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编制工作总结和思路一、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全市人事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一流业绩、让人民满意”为目标,按照“在大局下行动、在市场中定位、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做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各县(市)区的人事编制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公务员法实施和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去年,是实施公务员法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多次研究并下发了实施意见。年初,抽调精干人员,扎实抓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摸清了我市公务员队伍的底数,找准了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意见,为实施公务员法奠定了坚实基础。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会议,对实施公务员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10月和11月,又分别组织召开了市直机关XX县区(市)区公务员登记工作会议。在登记工作中,按照先易后难、稳慎处理、逐级负责、组织登记的原则,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有力地确保了登记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市直机关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县(市)区登记接近尾声。在做好公务员登记工作的同时,为确保工资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经过广泛调研、定量分析、反复测算,完成了改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经省主管部门同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直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近期即可兑现,各县(市)区也将于春节前后进行工资兑现。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围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市委和市编委研究批准,调整了政府投融资、广播电视、文物事业等管理体制;理顺了县(市)区所属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撤销了跑马岭管委会和农高区管委会;增设了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委员第1页共8页会办公室等适应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新机构。按照上级有关农村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机构编制得到精简,人员管理实现实名制,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体制保障。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成立了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研究拟定了工作方案,完成了市水质净化一厂等单位的改企转制任务,推进了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人才资源开发迈出新步伐。围绕加快构筑人才高地,认真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积极营造人才洼地效应,先后引进外地生源本科以上毕业生1万多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800多名。拓宽海外人员来济创业渠道,完善“一卡通”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千名留学人员引进计划。目前,“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入驻企业128家,聚集海内外硕士、博士等高科技人才1400多人。积极调整创业园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在“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新成立了韩国、日本两个海外科技人才创业基地,槐荫、市中国家级创业区迅速发展壮大,高XX县区创新创业园规划基本完成,我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创新引智模式,提高引智效益,引进急需的国外管理、技术人才项目37项,聘请外国专家118名,组织出国培训145人,执行引智项目和争取引智经费保持全省前列。精心承办了“中国第四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我市引进项目、资金和企业均居全省首位,其中“硅谷产业园”项目投资达1.2亿美元。充分发挥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人才市场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代理单位大幅增加,达到3302家,代理人事档案超过8万份。人才交流日趋火爆,全年组织人才招聘会85场、大型人才交流会8场,促成人才流动21万人次。网上人才市场快速发展,中国人才网日访问量达8000余人次,提供就业机会18万个。各县(市)区的人才市场也都有了新的发展,在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