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太白县教体育局刘红岩一、伟大的党铸就伟大的精神1、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时期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是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这段时期形成了光照万世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形成是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这段时期形成了名垂史册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是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这段时期形成了千古不朽的延安精神。2、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核心,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基石。长征精神的内涵是: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二、延安精神的原生态形态1、抗大精神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2、延安整风精神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3、南泥湾精神4、张思德精神5、白求恩精神6、愚公移山精神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闭幕时,以《愚公移山》为题作闭幕词。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三、延安精神滋养着伟大的党延安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抗日根据地的总指挥部。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3月底视察延安工作时的讲话中,概括延安精神的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是对延安精神的实质和主要内容的精辟论述。它集中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传家宝。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一大批热血青年和有志之士凭着坚定的政治信念,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来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当时这些革命者来延安钢铁般的意志是:“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去”。在艰难困苦的延安时期,那么多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坚定了自己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崇高的革命理想,真诚的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全民族抗日救国的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有希望,才能使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有一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气概,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无产阶级的乐观情怀,并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和高昂的战斗意志。这就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确立的。毛泽东同志曾说:“延安的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离开了实事求是,虽然能做到艰苦奋斗,但不能取得胜利;离开了实事求是,所谓革新的创造必然是盲目蛮干。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无法真正做到尊重民权、顺从民意、集中人民的智慧,也不能做到对革命事业真正负责。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达不到既团结同志又纠正缺点的目的。由于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延安精神各个方面,所以是延安精神的精髓。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在延安时期已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所以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是这样说的:“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本质,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不管是张思德的大公无私的精神、白求恩的毫不利已的精神还是任弼时的“骆驼精神”,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再一次证实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条亘古不变的规律。4、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延安精神的标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