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资考试模拟试卷(一):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在学习了杜甫的《望岳》之后,教师准备给学生另外推荐几首五言律诗进行赏析阅读,以下不合适的是()。A.李白《月下独酌》B.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王维《使至塞上》D.王绩《野望》2.教师讲解朱熹《观书有感》时,列举蕴含哲理的诗歌,下列古诗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王之涣《登鹳雀楼》B.白居易《望月有感》C.苏轼《题西林壁》D.王安石《登飞来峰》3.古代文人墨客往往寄情山水,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不同的心境,下列不属于山水游记的是()。A.柳宗元《小石潭记》B.王安石《游褒禅山记》C.全祖望《梅花岭记》D.吴均《与朱元思书》4.教师在教授《<论语>十二章》时,要求学生回忆“四书”,下列学生的回答不属于“四书”之一的是()。A.《诗经》B.《大学》C.《中庸》D.《孟子》5.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曹操的其他作品,下列选项不适合的是()。A.《观书有感》B.《蒿里行》C.《龟虽寿》D.《短歌行》6.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后,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他使用典故抒发作者情感的诗词,下列不符合的是()。A.李商隐《锦瑟》B.杜牧《赤壁》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D.曹操《短歌行》7.《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关于爱情的两首诗歌,教学时教师推荐了另外几首《诗经》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A.《诗经?卫风?木瓜》B.《诗经?卫风?子衿》C.《诗经?卫风?风雨》D.《诗经?卫风?硕鼠》8.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教学实施建议”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A.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B.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C.语文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D.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字,要求学生会认的同时也要要求会写。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对“表达方式”的理解不恰当的是()。A.学习表达方式不宜让学生单纯的读记各种概念。B.学习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C.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不同的表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D.抒情的表达方式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在写作中要多加使用。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方法”的理解恰当的是()。A.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B.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C.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D.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11.下图是某教师讲授某版教材《马》一课时的板书设计,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A.概括内容,简明扼要B.突出重点,化解难点C.运用符号,图文并茂D.规范工整,内容全面12.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体现在()。A.写作能力B.识字能力C.阅读能力D.口语交际能力13.阅读《黔之驴》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大家一定记得有这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小诗为身在南国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比较著名的文章《黔之驴》,看看作者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和启示。(课文讲解部分略)师: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师:刚才大家都在认真思考,下面我们看下你们总结的对不对(出示幻灯片答案),请大家将答案记下来。师: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生:因为一开始以为它很厉害。师:虎后来为什么吃掉驴?生:因为虎看出驴的本领不过如此。师:既然驴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用一个成语表示是什么?生:黔驴技穷。师:黔驴技穷多用于贬义,借指仅有的一点本领也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