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常見的传染性疾病夏天常見的传染性疾病夏天常見的传染性疾病夏天常見的传染性疾病五月花大酒店医务室五月花大酒店医务室医师医师王汉勇王汉勇肠病毒感染肠病毒是滤过性病毒的一种,可分为科沙奇病毒A群、B群、小兒麻痹病毒、伊科病毒及其他肠病毒。在什么季节流行?•此种病毒世界各地均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台湾地區因位在亚热帶,所以全年都可能有感染发生。依据历年統計資料顯示,以五~六月及九~十月为兩個主要的流行高峰。传染途径可经由接触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飞沫等途径传染,多发生於10岁以下之小孩身上,或於人群密集处也容易发生流行。肠病毒的传染力始於发病的前几天,在喉咙与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肠道排出病毒的时间可以持续数周之久,通常以发病后的一周內传染力最高。主要症狀潛伏期約二至五天大多数无症狀或症狀轻微,且大部分病历过几天即会自然痊愈典型症狀为:口腔、手掌、脚掌出現水泡、溃疡,可能合并发烧病程为七至十天感染肠病毒后,99.9%以上病患都会恢复治疗目前並沒有杀死肠病毒的特效药,一般都是针对发生的症狀,采取对症疗法。若单纯只有手、口、足病,发烧約3~4天就会退烧,活动力正常,則只要多补充营养並多休息,一般都可痊愈.极少数個案,有可能发生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痹等并发症.若新生兒及婴儿感染者,偶会发生病毒性休克症候群,侵犯多种器官,死亡率很高.什么情況下,必須要馬上看医生?•「不尋常的嗜睡」、「肌躍型抽搐」(类似受到惊吓的突发性全身肌肉收縮动作)与「持续嘔吐」等症狀,可能是重症病例的先兆,必須要馬上就医,尤其在发病五天內的幼兒患者要小心照料,因为這段期間最容易有严重并发症发生。若出現持续发烧、活动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僵硬、抽搐、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症狀時,也必須立刻就医診治。預防方法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玩具常清洗,不放口裡咬。避免传染,不去公共場所人擠人。生病時儘早就医,請假在家多休息。注意家裡的清潔与通風。抱小孩之前要洗手。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罹病兒童避免去學校等地正確洗手五步驟:1濕: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2搓: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兩手交叉並互相摩擦,兩手搓揉手掌及手背,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此动作至少須20秒。3沖:用清水將雙手沖洗乾淨。4捧:捧水將水龍頭清洗乾淨。5擦:用擦手紙、乾淨的毛巾或手帕將手擦乾淨。登革熱登革熱登革熱登革熱登革熱俗名「天狗熱」或「斷骨熱」,流行季节为夏季登革熱的感染方式为何?•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病毒传入人體內,並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給人,也不会经由空氣或接触传染。•登革病毒,只能存於人、猴及病媒蚊體內。登革熱的病媒蚊有哪些种类?•台湾地區传播登革熱的病媒蚊屬斑蚊类,特徵是身體黑色,脚上有白斑,主要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兩种。病媒蚊潛伏期•一般人感染病毒经3-8天的潛伏期后開始发病。登革熱有哪些种类?症狀有何不同?•1.登革熱依病毒侵犯后发生的症狀可區分典型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二种。•2.典型登革熱与登革出血熱的初期症狀很相似,兩者之最大不同點乃在於后者有血漿滲出的現象,臨床上会出現腹水和助膜腔積水,這是典型登革熱較为少見之症狀。當登革出血熱之血漿滲出量很多時,病人会呈現休克現象,即登革休克症候群。主要症狀•有些人感染到登革熱病毒並不会生病,稱为不顯性或无症狀感染,有些人僅有发烧等轻微症狀,有些人則出現較严重的典型症狀,包括发烧、紅疹、眼窩或骨頭酸痛,甚至出血現象。由於個人感染后表現之症狀有很大的差異,必須由医生診斷或實驗室檢驗,因此懷疑感染疾病時就必須就診。治疗?有无疫苗?•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药物可治疗,一般采行支持性疗法,目前尚无有效可施打的疫苗。登革熱的死亡率•1.典型登革熱:致死率低於1%。•2.登革出血熱:若无適當治疗,死亡率可達10~50%,早期診斷並加以適當治疗,死亡率可低於5%。預防方法•目前登革熱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而且又沒有特效药,所以登革熱防治僅能控制登革熱病媒蚊密度。控制病媒蚊密度最有效的方法为清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