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第二节、个案分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第三节、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纲要第一节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一、不同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1.思维与思维方式从信封地址写作方式和时间表示法谈起中国方式:中国北京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关世杰美国方式:ShijieGuan,DepartmentofCommunication,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PekingUniversity,Beijing,China中国方式:现在是2004年3月11日晚上6点2分。英国方式:Itis2minutepast6o’clockp.m.11March,2004.从上面可以看到,对一些信息如何分类排列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是有差异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头脑对进入大脑的种种信息,进行思考,加以编排处理的加工过程,不包括价值判断。实际上,在头脑处理种种信息的过程中,包括价值判断,但在讲思维方式时,我们暂时不讲信息的价值判断。2.文化与思维偏好亚文化:例如,北大、清华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北大:Whydoit?清华:Howdoit?C.P.斯诺在《两种文化》,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日益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种分化给人类带来损害,警告两种文化应合作。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已有研究举例:哲学学者对欧洲人的分析(1)归纳推理法(inductivereasoning)(2)演绎推理法(deductivereasoning)(3)直觉的推理法(intuitionalreasoning)(4)辩证逻辑方法(dialecticalreasoning语言学者:卡普兰(R.Kaplan)的分析语言是思想的外化日本学者石井敏(SatoshiIshii)对日本人跳跃式思维模式的分析二、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的原因(1)生产方式(2)历史传统(3)哲学思想(4)地理环境(5)语言文字语言仅仅被看作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片面的,其实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全息系统。第二节个案分析: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一)在有关一组信息的内在联系方面,中国人偏好形象、类比、直观思维,英美人偏好概念、逻辑思维.1.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2.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不发达的表现《论语》中仁的概念中国语法发展缓慢《马氏文通》“逻辑”的翻译来自英语3.造成差别的原因象形文字是最重要的原因。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大类:意符、音符和记号。(1)汉字是三类字符都使用的文字。英文基本是音符。汉字起源于图画,是一种象形的图画形文字。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简化,象形的特色已经减色不少,但是,今天的一些汉字依然有象形的特征。例如,哭、笑、人、山、川、田、水、火、日、月、牛、羊、鱼、禾、木、口、凹、凸、伞等。(3)神经心理学的新发现支持上述观点A.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的发现斯佩理教授(Sperry,RogerWolcott1913-)发现:左脑优势: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即的最大特征是管理“语言中枢”,负责理解语言及数字计算。它能将复杂的事务细分为单纯要素,有条不紊地进行条理化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右脑优势:音乐、绘画、想象、空间、综合。即负责鉴赏绘画,观赏自然风光,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这些功能可分为5个方面:类别认识能力、图形认识能力、空间认识能力、绘画认识能力和形象认识能力。简言之,右脑是管形象思维的。B.汉字认知中的两大神经心理特点(双重编码和复脑文字)的发现。近20年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脑认知汉字时,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偏向左脑,而是左右脑并用。因而可以说,汉字是‘复脑文字’,拼音文字是‘单脑文字’,这大概与汉字的形态特点有关。”4.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直观经验,在理论上却往往停留在经验论。人们广泛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这种思维方式要求学会触类旁通,举一知十的类比、联想。我国的先人在认识论中往往以表象代替概念,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强调相似性、相关性。只要相似或相关,至于相关是否是偶然的、非本质的,类比推理是不在乎的。人们有时会通过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所表现出的相似性、相关性,发现隐蔽在其中的深刻规律。但是,把类比推理当作思维的基本方法,就可能得出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结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