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解決問題的QC七大手法單元目的解決製程問題的方法不只限於管制圖,品質管理七大手法都是可能的方法,本系統將個別簡介這些手法,並提出實際使用例子,供學習者練習,希望對解決問題能有幫助。單元大綱在進行品質管制時,我們會利用到許多圖形方法來整理顯示資料及數據,這些用作品質改善的圖形工具,通常都不需要複雜的計算,比較常用到的圖形方法有七項,一般稱為品管七大手法(themagnificentseven)。品管七大手法包括:1.管制圖(controlcharts)2.檢核表(checksheets)3.直方圖(histograms)4.柏拉圖(Paretodiagrams)5.特性要因圖(causeandeffectdiagrams)6.散佈圖(scatterdiagrams)7.流程圖(flowcharts)品管七大手法通常會配合層別法一起使用。層別法是經由對可能之原因,如原料、機械或操作員等,分成若干個層,在透過收集數據的分類,找出不良之真正原因。影響品質特性的原因通常包括時間、原料、機器設配、作業方法與操作人員等,所以,我們可以依下列基準來作層別:A.依原料的供應來源或批次層別B.依作業人員的部門、年齡、性別、熟練程度等層別C.依機械設備之種類、廠牌與佈置位置等層別D.依時間,如月、週、日夜、或上下午等層別E.依作業條件,如溫度、壓力、速度或天氣等層別F.依操作方法層別G.依不同生產線層別1.管制圖基本原理統計理論認為母體參數可由隨機抽取的樣本來估計,SPC圖的統計基礎即在於此。但是,SPC圖並不能控制一個製程,它只是提供製程重要的資訊,這個資訊可以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作為品質決策與修正製程的基礎。一般SPC圖提供三條製程資訊的管制線:上管制線(uppercontrollimit,UCL)﹑中心線(centerline,CL)﹑下管制線(lowercontrollimit,LCL)。不同製程管制對象有不同的資料,所有的資料都可歸類到下列其中一種:1.分類資料-將產品品質分為「好或不好」、「合格或不合格」等計數資料-記錄某產品的某個特性發生次數,例如錯誤次數﹑意外次數﹑銷售領先次數等3.連續資料-某個品質特徵的量測值,例如尺寸﹑成本﹑時間等前兩種資料為計數值資料,第三種為計量值資料。收集資料時,如果可能應該盡量收集定量資料,因為定量管制圖所需的比較性計算較少,而且能提供較多的資訊。基本計算管制圖可用一通式來表示,假設y為量測品質特性之樣本統計量,y之平均數為μy,標準差為δy,則UCL=μy+kδy中心線=μyLCL=μy-kδy其中kδy為管制界限至中心線之距離。此管制圖之理論首先由美國之WaiterA.Shewhart博士提出,任何依據此原理發展出之管制圖都稱為Shewhart(蘇華特)管制圖。應用範圍管制圖之應用有許多方式,在大多數之應用上,管制圖是用來做製程之線上(on-line)監視。亦即收集製程樣本數據用來設立管制圖,若樣本值落在管制界限內且沒有任何系統性之變化,則稱製程在管制內。管制圖也可以用來決定過去之製程數據是否在管制內,及末來之製程是否將在管制內。管制圖也可用來做為估計之工具,當製程是在管制內時,則可預測一些製程參數,例如平均數、標準差、不合格率等。此種製程能力分析對於管理者之決策分析有相當大之影響,例如自製或外購之決策,工廠及製程之改善以降低變異,及與供應商或顧客間之合約。管制圖實施步驟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1.選擇品質特性2.決定管制圖之種類3.決定樣本大小在設計管制圖時,我們必須決定樣本之大小(samplesize)及抽樣之頻率。一般而言,大樣本可以很容易地偵測出製程內小量之變動。當選定樣本大小時,必須先決定所要偵測之製程變動的大小。當製程變動量相當大時,則適合使用小樣本,反之,若製程變動小時則使用大樣本。除了決定樣本大小外,我們同時須決定抽樣之頻率。最理想之狀況是次數頻繁地抽取大樣本。但從經濟觀點而言,此並非最佳之抽樣方法。較可行之方法是在長時間間隔下取大樣本或短時間間隔下取小樣本。在大量生產下或有多種可歸屬原因出...